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已见刊稿件] 云南磷化晋宁选矿分公司磨浮班: 数智化把设备运转率提升至96%

发表于 昨天 21: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云南磷化晋宁选矿分公司磨浮班:
数智化把设备运转率提升至96%(图3幅)
◎赵蕾  李莹梅

2025年8月21日7时30分,云天化云南磷化集团晋宁选矿分公司产品加工中心磨浮班的操作室里,班长刘正文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岗位生产看板便跳了出来。屏幕上动态流程图正实时刷新着数据,球磨机的给矿量曲线像条绿色丝带平稳起伏,浮选工艺指标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前盯着仪表盘抄数,现在看这‘电子脑瓜’,啥都门儿清。”他笑着说,朝身后的操作工盛世师扬了扬下巴。
一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盛世师刚到磨矿岗位,光记仪表盘上的参数就犯怵。他回忆道:“球磨机运行参数、给矿量、矿浆浓细度……十几个数要同时盯着,稍不留神就出岔子。” 有次夜班他没盯紧,皮带负荷率突然飙到130%,直接把球磨机给整胀肚了,直到矿浆从下料管漫出来才发现,最终被迫停机处理。现在打开supOS,红色预警灯会像警笛一样在屏幕上闪烁,点击报警点,系统自动弹出处理预案,连阀门调节的开度都标得明明白白。
这变化源于分公司搭建的工业数字化网络。过去生产数据像散落在车间的珠子,设备运行数据全是靠职工现场抄录并记录在纸质台账上,能耗报表锁在统计员的电脑中,班组长要了解全流程得跑遍每个生产岗位。2024年分公司搭建工业大数据平台,实时采集电流、流量、电量、设备运行状态等5941个参数,数据以毫秒级频率汇入ISYS(实时数据库),技术人员连着熬了40天,通过supOS将采集的数据与现场设备和生产流程相结合,绘制了32幅流程图,制作7张报表,涵盖分公司各层级、各岗位需关注的重点数据,推动工厂可视化管理和数据分析,让设备“会说话”。现在刘正文在操作室就能调阅任何一台设备的实时数据,上个月浮选精矿流程样P2O5(五氧化二磷)指标偏低,他通过系统追溯到是3号旋流器分级压力控制异常造成旋流器溢流跑粗,矿物单体解离不够浮选效果差,造成精矿品位偏低,比以往人工排查快了4个钟头。
“不光能看数,还会算账。”刘正文说。他点开系统里的能耗报表,7张动态表格把各班的电耗、水耗及药剂消耗等标得清清楚楚。今年4月份,浮选药剂消耗异常增高,利用系统自动对比历史数据,判断为捕收剂YP6(化学药剂)与矿石的适配性不足,建议对捕收剂YP6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光这一招,磨浮班在工艺调控上就少走了很多弯路。这得益于分公司组织的10余次培训,从工程师到操作工,人人都学会了用系统做数据分析。盛世师现在能对着报表说出门道:“你看这精矿品位曲线,和浮选药剂添加量正相关,入选浓度调到28%时指标最好。”
更让大伙儿称奇的是Power BI(智能分析软件)构建的“预测神器”。2024年进行年度检修期间,产品加工中心设备管理员李清福提前通过分公司设备信息大数据平台查阅往年的检修情况,使用设备装置管理标签及画像评级等功能,精准判断需检修的设备,提前将相应备品备件采购齐全,按照过往各装置检修时长、检修人员熟练程度等生成检修计划。年度检修有条不紊地进行,再也不会为过往检修计划考虑不周全、备品备件短缺等而手忙脚乱了。本次检修比既定计划提前16小时完成,中心因此多生产了5000余吨精矿,有力保障了下游单位的生产原料稳定供应。这个由五大核心模块组成的数据平台,就像给班组装了“千里眼”,生产管理模块能实时监控磷矿处理量,工艺模拟模块能预判参数调整后的效果。有一次新来的大学生孙屹军想试试把浮选时间缩短10分钟,系统模拟显示精矿品位会下降0.5个百分点,当场帮他避免了一次生产波动。激活数据价值,实现了从“看数据”到“用数据”的转变。
在浮选岗位,操作工胡小交的故事在车间传为佳话。她干了15年浮选,凭肉眼看泡沫颜色调药剂,经验老到却总说“凭感觉”。去年参加Power BI培训后,她把自己的操作笔记和系统数据一比对,发现当泡沫流速稳定在1.2米每秒时,精矿回收率能提高1.3%。现在她带的徒弟,对着系统生成的趋势图学操作,3个月就达到了老师傅的水平。这种“老经验+新数据”的结合,传承与创新共融,让班组的技术传承有了数据支撑。
仓库管理员赵洪波则见证了数据带来的效率革命。过去找个轴承,得翻3本台账,爬上爬下找半天。现在仓库里每件配件都贴着条形码,扫码就能知道放在哪个货架。有次夜班突发设备故障,赵红波用手机扫了一下领料单,系统直接导航到货位,比以前快了整整20分钟。更神的是系统会“算账”,上个月发现破碎机衬板库存降到警戒线,自动给采购部发了提醒,避免了以往“等米下锅”的窘境。
这些变化背后,是分公司打造的“指尖上的管理”。生产网络延伸到每个岗位后,球磨岗的靳云伟在巡检时发现轴承温度偏高,掏出手机对着设备二维码一扫,历史温度曲线立刻显示异常,他拍了段视频上传系统,维修组半小时就带着备件赶到。这种“发现-上报-处置”的闭环,比过去填纸质报表快了3小时。
年底班组总结会上,刘正文翻着Power BI生成的年度报表,红黄绿三色标注的指标格外醒目。磨浮班的设备运转率从89%提到了96%,精矿品位稳定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连车间最头疼的尾矿浓度波动,也被控制在±0.5%以内。“以前开会靠拍脑袋,现在数据说话,谁的功劳谁的问题,明明白白。”他给大伙儿算了笔账,光是系统优化的球磨机装球量,一年就省了28万元材料费。
窗外的月光洒在车间的设备上,智能化的流水线正安静运转。操作室里,盛世师还在琢磨系统推送的优化建议,屏幕上的数据流像条奔腾的河,载着这个老班组驶向智能时代的新航程。刘正文常跟班员们说:“这智能系统不是要取代谁,是给咱们添了双翅膀,让老班组能飞得更高。”这话不假,当人工智能真正扎根班组一线,每个数据跳动的声音,都是产业工人奏响的时代新声。
图1:磨浮班职工进行数智化选矿应用培训 1.png
图2:磨浮班职工进行选矿实验 2.png
图3:磨浮班职工通过工业操作系统查看生产数据 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