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劳模工匠进校园,宁波奉化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

发表于 2025-9-20 20:13: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16日,2025年浙江省劳模工匠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示范活动暨第五季“稚子牛”奉化少年劳动成长计划劳模工匠课堂在宁波奉化区江口街道实验幼儿园举办。活动中,11组“非遗小匠人”师徒代表集体亮相,奉化布龙、蓝印扎染、红帮裁缝、非遗剪纸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与幼儿园小朋友携手结对,生动展示非遗进校园的传承成果。

据了解,自2019年启动“稚子牛”少年劳动成长计划以来,奉化区总工会以“从小树立一颗小小匠心”为初衷,持续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走进校园。2024年,奉化区总工会进一步整合地方非遗资源,推出匠心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遴选11个富有奉化特色、适合幼儿认知的代表性非遗项目,聘请11位劳模工匠与11所幼儿园“联姻结对”,设立11个匠心基地,逐步构建起“一校一品一导”的小匠人培育体系。

“这套工具,老师今天送给你,希望你把我们红帮裁缝的技艺和精神继续传下去。”上完技艺课后,红帮裁缝非遗传承人王小方将一套裁缝工具,郑重交到了一位小徒弟——奉化区江口实验幼儿园大二班姚川小朋友手中。这一刻,不仅是工具的传递,更是一份匠心与温度的延续。蓝印花布非遗传承人张剑峰也感慨:“这一年,我们通过‘双师制’教学,不仅教孩子技艺,更激发他们的探究与创新意识。这是非遗真正活起来的模样。”

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妙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佳敏、全国技术能手蒋昕桦、凤麓工匠陈亮亮4位劳模工匠也亲临现场,结合水蜜桃栽培技艺、射击、机械制造、布龙技艺等专业背景,为孩子们送上成长寄语,鼓励他们习得“耐心、专注、坚持、协作”的工匠品质。

奉化区总工会副主席陈伟介绍,去年共培育了百名非遗导师,开发百节易学易懂的非遗课程,实现“学-做-创”一体化培养路径。未来两年,奉化将着力推进“稚子牛”奉化少年劳动成长计划,系统开发融合理论、实践与创新思维的校本课程及文创产品,推广“奉化模式”,构建“幼小衔接”教育链,逐步向中小学和职校延伸,推动形成“幼儿启蒙—基础教育—职业发展”全链条非遗文化传承生态,为培育大国工匠厚植文化土壤,真正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持久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