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张 蕴
“老人家您好,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9月16日,大连金普新区80岁的独居老人阎学仁家中,迎来了居家养老服务队员。他们定期为老人提供助洁、助浴、助餐、代买等服务。服务刚一开启,工单便实时上传,动态随时可查。这样的透明与便捷,得益于金普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全面赋能。
以往养老服务中的管理分散、响应滞后、监管困难等常见问题,如今已通过这一智能化平台得到系统性破解。该平台构建起全流程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服务可追溯、质量有保障,还支撑起全区日均数千人次的精准高效上门服务,把温暖送进每一位老人家中。
大连金普新区民政局副局长尹小丽介绍,平台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实现金普新区从“传统管理”到“智慧治理”的跨越。平台以“全域覆盖、全程监管、精准服务”为目标,整合机构、社区、居家三大养老板块,打造“一中心多网点”管理矩阵。目前,平台已覆盖1个康养综合体、11家公办养老机构、42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261张养老床位,并将高龄、独居等特殊群体关爱探访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养老服务“一网统管”,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推动养老服务监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通过区、街道两级数据驾驶舱,平台可实时查看老人分布、服务动态、设备状态等关键信息。“智能手环、烟雾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24小时监测老人生命体征和人身安全,出现异常立即触发应急响应,筑牢安全防线。”尹小丽说。
针对低保、特困等重点群体,平台还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全流程监管。自2022年至今,平台累计完成服务近74万次,提供“12+X”项上门服务,让民生兜底保障更温暖、更精准。
在数据赋能方面,平台也成为决策“智慧大脑”。通过分析养老需求、助餐数据、补贴发放等情况,平台精准掌握服务供需差异,科学调配资源,加强高风险老人巡访,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截至目前,家庭养老床位已扩容至1200张,实现“应建尽建、规范管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未来,金普新区将继续拓展平台功能,推动与医疗机构、科技企业深度协同,借助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银发经济生态资源,加快AI、大数据等在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场景的应用。金普新区将持续围绕老人实际需求,优化操作流程,让智慧养老真正“适老、便老、惠老”,以数字之力守护最美“夕阳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