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5|回复: 0

官员上调带走公车 公车已然成了私有财产?

发表于 2011-10-12 08:30: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南方周末》报道官员上调,人走了,单位的车也带这一不正之风已沿续了十多年,令当地干部群众和人大代表强烈不满。马国庆等五名广水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于2009年底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广水市政府追回被带走的公车,并追究当事官员责任。但两年过去了,只有8辆公车被追回,其他20辆车,仍然被调离广水的官员占用,也没有一个人被追责。

    官员上调带走公车,在全国范围内其实并不鲜见;但是,像湖北广水这样以惯例形式长期固定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有官员甚至专门在临走前买好新车以备带走。很明显,这绝不会是“因公需要”,因为官员调动后新单位又会给配车,于是带走的车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私人财产,被官员交给家人亲戚使用。十一”黄金周更是有网友在老挝旅游景点看到了一辆中国地方行政部门的执法车,拍下上传于网络,众网友纷纷感慨,“穿越千山万水,跨越国界异国执法,国际主义精神”等等,网友们的戏言成了一种真实的讽刺。公车私用何等猖狂,居然都开到国外去了,这辆标注着农业执法的公车,经公车所在地云南楚雄州政府调查未曾获准,属公车私用。

人们不禁要问,公车改革为何这么难?解决为人诟病的公车问题,作为人民公仆,相关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应该主动提高自身觉悟,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象。切莫因为一辆公车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更不能把公车当成自己权利和身份的象征而横行直撞,这样只会驶离党的群众的路线,背离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精神。

公车问题,虽根深蒂固久病难医,但是只要下狠心、下力度,坚持到底,势必能铲除这一恶习。当然,这离不开更加透明与细化的“三公”账目依据,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挺身负责,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阳光监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