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宝新园总工会牵头召开现场调解会。 ■受访对象供图
一起工亡待遇纠纷,一度僵持难解。日前,宝山工业园区一企业职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由于企业未缴工伤保险,家属与企业迟迟无法就工亡补偿达成一致,矛盾逐渐激化,部分家属聚集厂区,生产秩序受到干扰。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宝新园总工会迅速启动法律援助,联合多部门,最终合力促成双方协议签署,妥善化解矛盾。
争议焦点:
病史隐瞒能否拒赔?
记者了解到,这起纠纷久拖不决,症结首先在工亡性质的认定。企业提出,劳动者入职时隐瞒了既往病史,因此工亡待遇的责任不应完全由其承担。对此,工会签约律师周瑜解释道:“法律有明确规定,除非涉及故意犯罪、醉酒吸毒、自残自杀等几种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隐瞒病史而拒付工亡待遇。”他强调,这类辩解在法律上并不成立,也正因此成为化解僵局的突破口。
另一焦点在补偿协议签署主体上。由于劳动者父母早年离异,生母长期失联,现场只到场了父亲和继母。企业担心“少一人签字”将来会引发新的纠纷。律师向企业解释:“父亲和有抚养关系的继母属于适格的签约主体,协议效力不因生母缺席而受影响。若其生母日后提出主张,也可以通过向父亲和有抚养关系的继母分割,不会影响协议效力。”为打消疑虑,律师还拟定《补充协议》,进一步明确由父亲和继母承担后续责任,彻底堵上可能存在的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家属解决眼前的现实困难,园区工会推动企业在法定补偿之外,额外承担食宿费用。换来的,是家属承诺不再采取过激方式维权。随着这些措施逐步落地,双方紧绷的气氛终于开始缓和。
分步执行:
补偿落地有保障
矛盾真正化解的关键,在于补偿如何落实。调解中,宝新园总工会提出了一套分步支付机制:企业先行支付首笔补偿金,家属出具承诺书;第二笔款项支付后,完成遗体火化;最后一笔款项支付到位,家属签署谅解书,确认纠纷正式终结。
这一安排既保障了家属的权益,又避免因缺乏信任而产生反复拉扯。履约过程中,工会干部与律师全程见证监督,园区派出所维持现场秩序,园区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最终,企业分期支付总额103万元,家属履行了承诺,工亡补偿纠纷圆满落地。
“分期支付的安排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一步步落实,心里也踏实了。”在签署谅解书时,家属感慨道。而企业方面则表示,协议的落实不仅解决了矛盾,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生产。
文 王海雯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