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新闻与写作
编者按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今天既是传统节气“秋分”,是鸿雁南飞,桂花初绽的时节,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奋斗见证。如此美景豪情,怎能不用文字记录?本期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秋天的央媒文案,希望能把饱满的希望与丰收之情传递给你!
丰收节,金句这样写
一双手,在田埂间播下希望;两只脚,在土地上踏出未来。万物荣枯,提醒着四季的轮回;五谷满仓,是千年不变的夙愿。
丰收,是用谦卑回馈谦卑;丰收,是用勤劳回报勤劳;丰收,是用希望传递希望。“太平气象君知否,尽在丰年笑语中。”
丰收从哪里开始?
从寒冷的凌晨,在海面撒开的网开始。
从漆黑的冬夜,在村里闪烁的灯开始。
从烈日下,挥洒的汗水开始。
从晚霞中,齐整的秧苗开始。
丰收是甜的。是稻穗压秆的清冽谷香,是瓜果熟透沁出的甜爽,是大闸蟹膏黄满溢的鲜甜,是茭白掰开瞬间溅出汁水的清甜,是板栗坠地时迸发的软糯甘甜。仿佛世间所有关于甜蜜的想象,都在这一天,有了具象落点。
我们庆祝的,是土地从不负人!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们庆祝丰收,就是在庆祝咱农民,过上了有滋有味的日子!
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个“有仪式感”的节日,那些终日与土地相伴的人们,终于在这一天能歇歇脚,回望过去一年的付出与收获。这个节日,也让那些在舆论场中常常“失语”的农民,真正站到了聚光灯下,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
01
央视新闻《夜读》X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秋分
日夜平分了黑白,水天平分了秋色
云追随着风,不紧不慢
浪轻拂着沙,沙懒洋洋
一年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
不争不抢的日子
我可以和谷穗聊丰收
和柿子聊成熟
和只在傍晚开花的紫茉莉聊晚霞的绚烂
和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聊独立和勇敢
我总觉得,了解世界就要去很多的地方
但它们原地不动,就给了我很多答案
它们说,世界不大
就春夏秋冬的长,日出日落的宽
它们说,世界没有那么复杂
扎好了根,发好了芽,你就有了一个世界
光,割出了阴阳
水,拨出了刚柔
风,推出了聚散
它们谁也不能太用力,不然世界会倾斜,会晃荡
晃晃荡荡,那些摇摆不定的人就会不安
它们会怪水中的倒影不好
复制了形状,却屏蔽了声响
它们会怪镜中的自己不好
只会跟着笑,没有一点主张
但你看叶子,生长一年,落下一瞬
你看种子,深埋多年,只为一刻
它们才不会相信倒影和镜子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相等
只有,相对的平衡
02
《节气:四季的交响》
秋分之后,夜晚清凉,月光如水。曾是古代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往往在此前后。古有“春祭日 秋祭月”之说。
秋分时节,秋高气爽,北方枫叶渐红,南方丹桂飘香,进入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03
《大美中国·秋天系列》
当五花山色装点辽阔江河,当万亩金黄奏响大地飞歌,秋天的黑龙江,在四季的第三个篇章里,铺展开一幅幅绚烂多姿的壮美画卷。
沃野千里,农机列阵,稻菽飘香,丰收在望。广袤的黑土地上,火热的秋收场景织就出中华大粮仓的锦绣金黄。
3000多株珍贵的银杏树散布在银杏村各家各户古朴的院中,村在林中,树在家中,这里有一个延续300年的金色童话,融化着最美的乡愁。
白云为幕,稻浪为涛,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色的稻谷在错落有致的哈尼梯田里层层翻滚。
更多温暖短句,惊艳朋友圈
把生命当作一场耕种
将自己当成一颗种子
你无法要求所有花朵在同一天开放
更不必强求草木按相同的节奏生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曲线
正如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原点
日子常新,岁月轮转
清秋有信,落字为安
才觉盛夏,忽而已秋
致所有在等待里成熟的日子
不必急着切换频道
允许自己同季节有点时差
秋日温柔,秋夜高远
落在生命里的风和光
都是好天气
只是坐着,看了一会落叶
便觉得时光匆匆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秋天的口袋里
装着比所有季节都多的金色”
【文字综合整理自:央视网、农民日报、央视《夜读》栏目、纪录片《大美中国·秋天系列》《节气:四季的交响》,图片源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