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一个都不能少”

发表于 2025-9-24 21:14: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越是急难险重,越见使命担当。

今年入汛后,持续强降雨导致全国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7月27日傍晚,北京市平谷区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区防汛形势骤然紧张。

平谷区蓝天救援队早已进入应急备勤状态。28日清晨,由党员和骨干组成的首支救援小队冒雨疾行,作为最先抵达镇罗营镇北水峪村的救援力量,成功将38名受困村民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看到被困村民一个都不少,我们当时就踏实了。”队党支部书记孙艳丽介绍,自预警发布起队伍已连续备勤超过一周。关键防汛期内,抽水泵、发电机、通信设备全部提前装车并满电待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信号中断情况。“雨大得像天漏了一样。”她回忆,“27日晚我们判断可能成灾,很多队员提前赶到队部,就为第二天能早点出发。”

28日早6时许,上级指令抵达,队员迅速响应。由队长李学飞带领的首批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孙艳丽则统筹后方调度。现场灾情远超预期:镇罗营镇多处路基被掀翻,车辆叠压、山石冲落,环境复杂危险。

队员李立阳参加过多次救援,他坦言山区救援风险远高于平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塌方,有的地方刚走过就塌了”。救援期间通信一度中断,前后方同时陷入焦急。队员们不得不每隔一公里安排一人中转信号,才艰难恢复联络。

此次行动,救援队连续奋战38小时,出动60人次、20车次,使用抽水泵10台,清理淤泥2公里,排除多处积水。在整个暴雨应对期间,该队共协助疏散群众1000余人,转运物资逾3吨。

8月初,北京汛期仍未结束,所有队员始终处于备勤状态。天气稍好时,他们才能稍缓紧绷的神经,睡一个整觉。李立阳等队员还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前往镇罗营镇支援灾后重建。“想为乡亲们搭把手。”他说。

很多人不了解,蓝天救援队其实是公益组织,所有成员均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服务。不少队员入队前并无专业背景,是通过持续培训和实战锻炼成长起来的。队内党员始终坚持“我先上”的理念,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服务于公益事业,主动投身专业培训,在一次次实战中积累经验,在危急时刻义无反顾服务群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