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木火火公文
上稿率高,意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多数得到承认;上稿率低,这种“被承认感”当然要大打折扣;而如果长期上不了一篇稿,那就太令人沮丧也太令人焦虑了,慢说对不起领导,就连自己也对不起呀!
光着急是没有用的,关键还是要掌握方法。前面说到怎样做好题目的问题,这是提高上稿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决不是惟一的方面,同时还得看内容。内容不对路,题目取得再好也未必能上得了,只是在内容同样对路的情况下,题目好不好才起决定性作用。怎样使内容对路呢?
第一,要吃准上级的信息需求。这就像产品开发必须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一样,信息内容也要根据上级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上稿率自然就高;不注意适应这种变化,乱写一气,自然很难“命中”。上一级信息部门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的稿子少而又少,不需要的稿子偏偏堆积如山,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内容不对路。比如某一时期需要集中反映各地各部门调整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做法,而下面报来的这方面信息很少。偏巧这时候你报了一条,即使写得不怎么样,也有可能被采用。由此可知,内容对路有多么重要。要使内容对路,除了要经常、及时地了解上级信息部门的需求外,还可以通过阅读、领会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主动把握信息供求关系的变化。
第二,要注意加强与上级信息工作人员的联系。这种联系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说的所谓“攻关”、“拉关系”,而是一种沟通情况的工作联系和增进友谊的感情联系。同样搞信息,本是“一家人”,难道不可以建立感情?有了感情,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上级信息需求,还可在写作方法上得到更多的帮助。实践证明,彼此间有没有感情,工作效果不一样。
第三,要坚持说真话、报实况。这既是提高信息上稿率的最有效方法,也是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不说真话、报实况,那还要信息干什么?但大家都明白:话好说,要做到却难,难就难在“喜”信息要上不容易上,“忧”信息好上又不敢随便上。情况是明摆着的:作为上级信息部门来说,当然很看重“忧”信息,因为它有利于领导掌握真实情况,同时也能增强信息的可读性;但作为下级信息部门,对“忧”信息的感觉就像“猴子捡到一片姜”,想吃又怕辣,想丢又觉得可惜,惟恐报多了“忧”信息会让领导不高兴。于是,有的信息部门宁可放弃上稿率,宁可有人把信息科戏称为“牛皮科”、“报喜科”,也不敢在“忧”信息方面打主意。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第一,有些“忧”信息并不涉及领导人的“形象”和本地本部门的影响问题,如天灾人祸、刑事案件、由外部环境导致的问题等;
第四,领导同志也并不是全都喜欢报“喜”而不准报“忧”,有不少领导还是注重实事求是的,他们只是埋头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外界怎么评价并不是太在乎;第三,报“忧”信息还有个方法问题,不同的方法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
不过需要指出:重视信息上稿率是对的,但片面追求上稿率是不对的。有的同志不注意全面掌握情况,不注意对信息功能与作用的整体把握,而一门心思在那里抠题目、摸“行情”、找问题,以此追求多上稿子、多评先进,这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