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公厕应给公民“方便”
网友:金雷
生命五要素:吃喝拉撒睡,谁也离不开。这话有道理。
有人也体会说,走在城市街头,突然“人有三急”。此时如果找不着公共卫生间,或者公厕环境又脏又臭,真叫人闹心。
郑州市中州大道十里长街无公厕,存在“内急”, 叫人闹心、让人“内急”、给人不“方便”。应该急需解决,给公民“方便”。
俗话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郑州市中州大道公厕存在“内急”,应该怎样解决,应该怎样给公民“方便”?
应合理“方便”。全国人大代表伍冬兰就曾经说,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一些配套服务设施却没有紧跟步伐。她就建议,在主要街道两边、人流密集公共场所,要适当增加公厕密度,尽量给市民带来便利。只有增加公厕密度,才能真正体现地方政府对老百姓的人文关怀。郑州市中州大道十里长街无公厕是不是应该加公厕密度?“方便”事小,民生事大呀!
应于民“方便”。清代郑板桥在山东做县令时写下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方便”不“方便”是不是民情?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公厕是“拉撒” 的地方,是解决“内急”的地方,还厕于民是不是解决公民“拉撒”“内急”的“小事”?
应服务“方便”。卢展工在解读河南会风3改变折射领导方式在“变”中提到,河南的饮食结构,决定了会议的“稳定期”在一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如果超时,就会有人上卫生间。会议中场休息体现了以人为本。卢展工关心参会人员的“小事”不小。这可是每个参会人员的“第一事”,是“大事”。也是卢展工人文至上的服务思想体现。
有官员认为,公厕虽小,但直接关系到群众出行和日常生活,是展示城镇文明的“窗口”。如果人人都有卢展工人文至上的服务思想,关心“小事”。公厕定能给公民“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