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25日,恰逢中国石油成立75周年,西南油气田公司资阳天然气净化厂第Ⅰ列装置开始进气,各项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标志着国内单套处理规模最大、新能源装机总规模最大、智能化建设水平最高的含硫天然气净化厂正式投产,有效解决了川中古隆起地面生产瓶颈,进一步提升产能释放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雍锐告诉记者,2025年,西南油气田公司将建成年产500亿方大气区,川中古隆起是公司天然气规模上产的主战场。今年,随着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川中古隆起累计钻获17口百万方高产气井,后续日产能将大幅提升,但受制于区域天然气净化能力,天然气“产得出、输不出”成为制约产能发挥的最大瓶颈。天然气净化厂按期投产成为保障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的关键工程。 资阳天然气净化厂设计年处理原料气40亿方,单套装置日处理规模达720万方,为国内单套处理规模最大。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模式,建设工期11个月,较传统净化厂建投工期减少5个月、投资降低30%,刷新国内常规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建设纪录,为行业发展提供集约化、高效化建设范例。 工厂采用智能化与自主化深度融合模式,实现国内天然气净化领域的首次数字化正向交付。同步建成APC先进控制、智能巡检、动设备在线监测等25项智能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化升级,操作人员大幅减少,效率提升37%,智能化水平行业领先。通过余压发电、余热回收、光伏发电等利用模式,预计全年可节电373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13万吨,相当于种植超100万棵树,单位能耗较同规模净化厂降低约21%,实现“生产清洁能源”与“自身低碳运行”的双重突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净化厂在我国首次成功应用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CPO氧化吸收工艺包+专利溶剂”,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节约引进费用2000万元,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同时,创新采用“两级常规克劳斯+超级克劳斯+氧化吸收尾气处理”组合工艺,将尾气排放浓度降至每方164毫克,较国家标准降低6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西南油气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表示,随着资阳天然气净化厂建成投产,川中古隆起日产气量将达到5700万方以上,基本建成年产200亿方特大型气田。到2025年底,资阳天然气净化厂将处理天然气10亿方,进一步夯实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方的底气。(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