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职工笑谈三十年变迁
30年前,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富余,30年里,我们企业职工有那些喜人变化呢?笔者近日对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渝阳煤矿的部分老职工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齐去晒晒他们见证的改革开放30年变化吧!
工作环境变化大
4月11日中班,在渝阳煤矿+150人车场,上班的员工从“猴儿”车上下来,接着坐上等候的人车,向工作面进发。人车上,老放炮工张军说起了他参加工作时的情况。“以前咱上下班可全是靠双脚,走路走到腿发软。现在就不一样了,矿上十分重视为咱们谋福利,你看现在上下班坐了“猴儿”车,还坐人车,全程专车接送,上班真舒心呀,可惜咱早出生了几十年,要是现在才参加工作那该有多好。”
在N1807采煤工作面,干了二十几年的采煤工司机刘洋割完一刀煤后曾休息的片刻,向几名新员工说起采煤工作环境的变化,他指着割煤机和溜子皮带说,以前我们采煤用打眼放炮落煤方式,一天下来也产不了多少煤,井下煤炭运输主要靠矿车,运出地面非得一天半天不可,而且顶板支护主要是木棒子,压力一来,木棒子就噼噼叭叭作响,生怕垮下来了。现在机械化采煤就是不一样,你们看,割煤机一过去,几百吨煤炭就哗哗地出来了,而且煤炭通过皮带运送到地面用不了半小时,效率可高啦!且综采支架就象钢铁长城一样,再大的压力,也没得半点问题,安全得到了最大保障。
钱袋子变化大
30年前,刚刚结婚的运输队职工李树明,家中可谓空空如也,除了一张木床、一张木桌和一个不象样的的木衣柜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30年后,他家的家具全都换了样,不仅有了彩电、席梦思,还装上了空调,用上了冰箱。“现在俺的生活幸福着呢”。4月12日上午,53岁的李师傅笑着告诉笔者。
“以前吃的是馒头、饭粑粑,想吃肉呀,还得凭票供应购买,一个月就那么一斤半斤的,当时我在采煤一区,一天也就一块钱左右,下井的津贴才两毛钱,那时家里穷,全家就靠我一个撑着,我们过春节最好的时候也就是两斤猪肉、几条鱼,一大家子吃一个正月。一年到头难买件新衣服,有一年我外出学习,狠下心花了20多元买了件中山装,虽然穿在身上舒服,可心里却整整痛了一个多月,那可是一个月的工资呀!”虽然事情已过去了20多年,但一回忆起往事,今年六十五岁的退休职工王大爷仍然激动不已。
王大爷说:“改革开放让俺生活越来越好,虽然现在退休了,可自己的退休工资已经超过千元了,而且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这舒服的日子过得别说有多开心了。”
脑壳子变化大
在掘进四队,老职工唐勇跃正熟练地敲打着电脑键盘,还不时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玩艺儿就是不一样,一打字就出来了,比起我们以前用算盘、用笔抄写,那可快好多倍呀!”
唐勇跃是该队一名材料管理员,二十多年前参加工作时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如今花白的头发向人们展示了它见证历史变迁的。几年前,矿上对材料实行电脑管理,唐勇跃看见别人都学起电脑,用电脑做帐,自己也心里痒痒,主动报名参加了电脑培训班,学起了电脑,如今还成了电脑高手,收起了徒弟,当起了师傅。
在工会图书室,每天都异常热闹,职工下班后或休息日都来借书看。工会主席许爱平说:“这些年轻人都一门心思学技术,钻技能,用知识武装头脑。那象以前,只要有力气就是‘老大哥’、是‘红人’,现在采煤不再靠力气大,用思想、凭技术采煤才是现代煤矿职工的追求。”
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