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9时,在山西展区绝活展示台前围着很多人,大家都屏息凝神,静静地看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车永济电机公司钳工、特级技师张永平。他正在表演绝活:鹌鹑蛋上钻孔。
鹌鹑蛋壳厚度只有0.07毫米左右,是鸡蛋壳厚度的一半。要在鹌鹑蛋壳上打孔,难度可想而知。只见张永平小心翼翼地把鹌鹑蛋从层层包裹中取出来,拿起钻头轻轻转动,伴随着嗡嗡的响声,钻头周围冒起粉末,过了一分钟左右,钻头抬起,停止转动。张永平放下电钻,说了一句“成了”,现场一片惊呼。
只见张永平拿起鹌鹑蛋,拿针一挑,蛋壳上出现一个标准的小圆孔,但蛋膜却完好无损,在光源的照射下,宛如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不少参观者连称:“好看!”
生产中,张永平经常需要在薄型材料上打孔,所以,在他的计量单位里,没有厘米,没有毫米,只有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十分之一。像“鹌鹑蛋钻孔”一样,都需要“轻、准、稳”。为了追求精度,练好技术,张永平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训练。针对不同的材质及不同材质的厚度,刃磨不同角度的钻头,他尝试在白纸、鸡蛋等常见的东西上打孔,鸡蛋打孔的绝活就此练就。
在展示现场,张永平拿出4颗特殊的鸡蛋,在蛋壳上用钻孔拼出“大国工匠”4个字,这是张永平对此次大会独特的贺礼。
他的手就是工匠精度的标尺。
对于国铁太原局太原北车辆段职工培训中心副主任业务主管石勇来说,绝活来得太不容易。86个配件、45个橡胶密封圈、14个弹簧、数个零部件,要蒙着眼睛在5分钟内装好,“无他,惟手熟尔。”石勇说得很谦虚。但他的同事张乾知道,这是石勇在这个岗位工作了30多年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操作练成的。
正常维修需要45分钟完成的工序,石勇最快只用4分钟。毫不夸张地说,即使睁着眼睛,要精准快速装好也绝非易事,每个零件顺序、角度都不能错,错装、漏装都会埋下隐患。
谈起为何要练这项绝活,石勇介绍道,这是一个货车120型控制阀,控制火车减速停车的关键部件。练就这项技术就是为了在货车维修现场,即使光线不好、空间狭小,也能快速准确地完成维修,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他的手就是工匠速度的标杆。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特级技师李晓波手中拿着一个铝制球体,几分钟前它还是两个半球,在他的手中通过锉削、研磨,在不用任何密封材料的情况下,这两个半球就神奇地合二为一了。抽出球体内部空气,它就能吊起30多公斤的重量。
他的手就是工匠密合度的典范。
这只是绝活表演。在表演的背后,是工匠大师对精度的极致追求。数千次的练习才有了令人惊叹的绝技,这也是对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最有力的诠释。
(山西工人报记者贺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