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2025年沈阳工匠朴成浩:以匠心淬炼影像精度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以匠心淬炼影像精度(主题)

——记2025年沈阳工匠、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朴成浩(副题)

工匠金句

“以匠心琢影像,以精准护生命。”——朴成浩

放射科医生被称为“临床医生的眼睛”。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朴成浩,则用22年时光将自己的眼睛练成火眼金睛,于黑白影像的毫厘间精准捕捉病灶踪迹,经手10万余份诊断报告,交出了“零差错”的答卷。9月26日,记者走进放射科,与这位沈阳工匠聊起他与影像的匠心故事。

以匠心守关口

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追踪”

见到朴成浩时,他正拿着一份刚打出的CT报告与同事交流。“刚有个好消息,之前追踪的那位老人已经住院治疗了。”他提起不久前的一场“生命追踪”,语气里满是欣慰。

一位67岁老人因反复头疼来院检查,其头CT影像看似正常,但朴成浩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分析发现,局部脑膜似乎有颗粒状增厚,不能排除脑膜转移的可能,而脑转移瘤的原发灶往往是肺肿瘤。他立即联系临床医生协调进一步检查,可患者预留的电话无法接通。一晃几天过去了,老人迟迟不来取报告。“病情拖不得,多等一天就多一分风险!”朴成浩没有放弃,立刻联系辖区派出所寻求帮助,最终找到准备前往外地的老人,及时将其召回医院完成肺部增强CT检查,为后续治疗抢出关键时间。

朴成浩坦言:“那些印满专业术语的影像报告,从不是机器的冰冷输出,而是医生用专业与匠心打磨的‘生命答卷’,每一份报告背后,都是对患者生命的郑重负责。”

以创新破难题

新技术提升疾病诊治水平

为了能让肺结节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降低无效手术带来的患者身心伤害和医疗资源浪费,朴成浩创新开展了“肺结节靶扫描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升病灶的空间分辨率,让肺结节的精准识别形态学特征成为可能,让影像诊断更贴近病理诊断成为可能,为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是否需要随访”等模棱两可的问题找到了更为精准的答案。

为了能一站式诊断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系统性血管疾病,推进泛血管疾病综合诊治水平,他创新开展了多tracker全身动脉五联扫描技术,让全身动脉在一次增强检查中完成全面体检,同时减少了对比剂使用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更让朴成浩骄傲的是,他联合沈阳十余位放射专家,用3年时间打磨出《全国胸部X线胸部CT人工智能质控团标》。“这份团标的发布,标志着胸部X线胸部CT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的时代已正式开启。”

以授课传匠心

传授经验培育医学新人

“不仅要自己做好诊断,更要把匠心传承下去。”作为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朴成浩在三尺讲台上,把22年的临床经验与匠心精神,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带教。

面对教学任务,他始终坚持“三个亲自”:新学期第一节理论课亲自上、第一次生产实习亲自带、第一次住院医师规培亲自指导。“医学教育容不得半点敷衍,第一堂课可能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诊疗思维。”

在课堂上,朴成浩擅长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为一体。每一个案例的选择、每一次引经据典,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匠心教学”。

多年来,朴成浩累计培养本科生6000余人、硕士生17人,带领团队获得沈阳医学院课程质量突出贡献奖、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个人也获评“沈医楷模・最美教师”。以坚守为笔,在教书育人的赛道上,他书写着影像医者的匠心故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文 王雁/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