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回复: 0

大国工匠韩超:在交流碰撞中“跨界寻智”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既能见证首批大国工匠人才结业,又能为油气行业智能化寻找‘良方’,这届大会对我而言可谓是‘双重收获’。”昨日,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现场,大国工匠、天津市劳动模范、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OV大国工匠工作室领衔人韩超充满期待地说。作为首期“大国工匠培训营”计算机组评委,他在大会启幕前刚刚为来自全国的大国工匠“苗子”评分。此刻,他又以参会者的身份,期待在跨领域交流中为油气行业智能化寻找突破口。

“我们属于传统行业,加上受水下环境的制约,智能化步伐一直相对缓慢。这次来参加大会就是想和其他领域的工匠多交流,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绝活’借鉴到油气行业中来。”站在展区里,韩超向记者道出此行的心愿。作为海洋油气开发产业链的“最终用户”,他与团队常年奋战在深水装备运维一线,对技术瓶颈有着切身体会。他坦言,与航天、电力、轨道交通等行业相比,油气行业特别是水下作业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仍存在差距。近年来,随着国产化科研项目的推进,韩超和同事们逐渐意识到,跨行业协作或许能为行业带来新思路。

“去年我担任培训营评委时,与清华信息研究院的老师、中科院专家交流,一下子豁然开朗——民用领域的图像识别、边缘计算等技术,稍作改造,或许就能破解我们面临的水下检测难题。”韩超笑着回忆。作为评委中来自产业一线的代表,他的评分标准非常务实:“不看技术有多‘炫’,关键要看能否真正落地到生产现场。这些年轻工匠的创新思路,也为我们行业发展带来了启发。”

从培训营评委到大会参会者,韩超与工匠大会的缘分早已延续三届。他一场未落,身份在变,初心依旧。“我是大会的‘铁粉’,每次参与都有新收获。”他坦言,这次尤为特别的是多了一份“见证者”的自豪,“看到首批培训营的工匠人才顺利结业,就像看到行业播下了一批创新的火种。更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推动建立常态化的跨行业交流机制。”

展望未来,韩超目光坚定:“我的目标始终如一,就是让先进技术在一线真正开花结果。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将其他领域的‘长板’转化为我们油气行业的‘新板’,为传统行业插上智能化的翅膀,助力我们在深水开发领域走得更远、更稳。”

(天津工人报记者高竹君 孙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