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焊接技术迭代迅速,唯有持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昨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两江厅的工匠力量2025论坛上,全国劳动模范、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焊接工艺研究组组长李朋朋话语刚落,现场便响起持久的掌声。作为天津唯一一位进行论坛主旨发言的大国工匠,他以自身经历为引,向参与工匠力量2025论坛的与会人员分享了创新工作室“产学研训赛”五维育匠的生动实践,将钢铁与匠心的故事娓娓道来。 论坛现场,他通过PPT展示工作室与生产车间“一墙之隔”的照片:“隔着窗户能看生产实景,学员练完直接上产线,实现‘毕业即上岗’。”他以2022年仰焊培训为例,讲述“师带徒”的贴心——当时工友赶生产无法脱产学习,他便趁交接班的间隙来讲理论,扛着试件到岗位“上门教学”,甚至让徒弟手贴自己的手,感受他在焊接时的用力程度,12天就让16名学员全部达标上岗。 谈及创新,李朋朋的语调愈发坚定。他回忆2020年沙漠国防项目,500多吨重的构件焊接难度极高,团队驻守现场边焊边研,独创“分层控温”工艺,最终焊缝一次性达标,拿下十几亿元订单。“传统焊接靠经验,现在要靠智慧。”他提到团队研发的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首次应用便打破行业壁垒,“还有窄间隙智能焊接设备,不仅效率翻倍,更让中国焊接技术站上国际舞台。”台下观众纷纷点头,手机闪光灯记录下这一分享瞬间。 “竞赛是人才的‘试金石’!”论坛上,李朋朋还分享了徒弟赵海龙的故事:备赛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时,赵海龙实操仅排第六,但因其踏实上进、群众评价高而入选。工作室则复刻赛场设备,模拟“设备小故障”锻炼他的应变,配上心理辅导,最终助其一举夺金。截至目前,工作室已培育6名全国技术能手、20余名行业技术能手,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成才”。 从农村少年到工匠学院讲师,李朋朋的成长见证了“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蜕变。“未来我还将继续深化‘产学研训赛’融合,带动更多青年技工成长,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工匠力量!”李朋朋的收尾掷地有声,现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天津工人报记者 孙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