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徽日报记者 江敏 “小时候在铜陵市周边的冬瓜山铜矿长大,选择焊接专业的初衷,是觉得电焊充满了神秘感。”在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江淮杰出工匠江小山回忆,那些火花四溅的场景,带给他无限的遐想。 1991年,江小山初中毕业,进入原铜陵车辆厂技校学习电焊。在学校里,面对严格的要求与“拼学赶超”的氛围,江小山凭借认真的态度、刻苦的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求学的3年时间很快过去,江小山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留在了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工作。 “拿起焊枪,他就像个‘疯子’。”在同事的眼中,江小山是个“拼命三郎”。 可对于工作了几十年的江小山来说,这只是他的常态。刚进车辆厂时,厂里“能人遍地”,自己的水平根本不算什么,“技艺高超的人太多了,我不服气,焊得要跟他们一样好。” 仔细看江小山的双臂,留下了不少被超高温焊渣烫伤的痕迹,江小山笑道:“火花在焊接过程中飞溅到身上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工作完后才会发现细小的黑点。” 2006年,公司在生产一型号石渣漏斗铁路货车时,“缝隙交会处钢梁未焊透”等技术难题一直困扰着工作人员,资深焊工尝试了多种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 正在进行整车侧墙面作业的江小山,自告奋勇决定利用工作外时间一试。 “当时,大家都不看好。”江小山说,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经过一个多月的调试,最终确定以气体保护焊法操作,不仅攻克了原先的技术难题,还把每根乙型梁的焊接时间由原先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效率大大提升,成本缩小一半。 一个领域内的高手,大多是非常专注的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磨炼技能,持续精进,才能达到领域内的顶尖水平。 2016年在央视节目《中国大能手》中,江小山接连通过“点亮大能手”“灯上断铁丝”“水火两重天”“极限高压”等四个环节的巅峰对决,荣获“神秘悍将”第一名。也是这年,公司成立“江小山劳模工作室”,江小山获得安徽省“江淮工匠标兵”称号。从此,他带领同事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2024年,工作室获评“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从针对铸件缺陷、锻造型砧和快锻机液压管道焊修等课题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为公司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到利用工作室平台,创建电焊培训道场,培养多名技术能手。 “作为一名技能工作者,我认为把每一个普通工作做到极致,所需的是精益求精这种精神。”提起过往的荣誉,江小山淡然一笑,“我想在我有限的生涯里,通过我的技术,做好传帮带,为新技术的攻坚克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如今,江小山带的4名徒弟也都成了生产岗位上的技术骨干。在焊接一线的20多年来,江小山的“军功章”数不胜数。“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工匠是每一位技术工人的向往,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江小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