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秋”和“国庆”喜相逢,盛世华诞共团圆!在今年这个阖家团圆的“双节”,有人奔赴山海,在祖国的锦绣河山间感受时代脉搏;有人归乡团聚,与家人围坐电视机前举杯共祝祖国昌盛;有人举杯相约,于家人的欢声笑语中共话家国情怀;而在绿意葱茏的桥山脚下,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的矿工们却选择了另一种“告白”方式,他们与矿灯相守,与井乌金相伴,风雨无阻,用坚守唱响最美劳动之歌,用“忠诚+担当”“智慧+汗水”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用实际行动告诉祖国:“我在岗,请放心!” (图一) 刘科庆,21年坚守,“安全生产”是不变的节日主题 深蓝色的工作服、黑色的雨鞋、白色的手套、一把扳手,一套“科庆牌”设备专用检修工具套装,这些就是综采三队机电副队长刘科庆每天进入矿井时的工具标配。 10月1日,对刘科庆来说,依旧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他像往日一样,提前1个小时来到学习室,认真地看着交接班记录,了解上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工作节奏,刘科庆已坚持了近21年。 “今天是国庆节,在这个特殊时期安全这根弦更要绷紧,安全生产无节日,过节更需提精神……”早班会上刘科庆,对今天上岗作业的职工“唠叨”起来。 综采三队所负责的629工作面是一号煤矿当前主力工作面。为了保证检修进度,刘科庆查阅了相关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还专门规划了在岗期间每一天的工作任务量。 上午7时,刘科庆与工友们一起奔赴629综采工作面,对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等机电设备,严格按照四检要求和检修程序,不放过每一颗细小的螺栓。 今年,是刘科庆连续第21年在岗位上度过国庆节。谈及坚守,他的语气里有对家人的愧疚,却更多是对企业的感恩:“这段时间家里正收玉米,农活忙得很,我却回不去。我是农村娃,是企业的教育和栽培,让我从农家院走出,在西安买了房和车。这份恩情,我得用守好岗位、抓好安全来报答。” (图二) 石建军,生日与祖国同庆,岗位是最特别的“庆典现场” 国庆期间的一号煤矿,早已被热烈的“中国红”包裹,矿井大门两侧、厂区围墙之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喜庆氛围浸润着每个角落,也点燃了选煤厂检修班长石建军和工友们的爱国热忱。 “今日主要检修作业是重介旋流器更换二段底流口、高压风机更换压缩机,安全第一,任何细节都不可大意,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在班前会上,石建军作为检修班长,他清晰分配检修任务,详细讲解各小组的风险管控措施。 自1991年进入一号煤矿选煤厂,石建军已在这里坚守了34年。34年来选煤厂未发生一起因设备检修原因造成的生产事故,他带头与年轻员工结成师徒对子,手把手毫无保留地传授维修经验和技术绝活,在他的带领下,检修班组个个都是维修好手,先后20人被提拔为班长、副班长,成为洗煤厂的维修骨干。 10月1日,对石建军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既是共和国母亲76岁华诞,也是他55岁生日。“能在生产现场和祖国庆生,用坚守体现自身价值,我觉得这比任何庆典都有意义。”石建军满脸自豪地说道。 (图三) 刘宇轩,把“家”的责任扛在肩上 “1014工作面新组装了台切顶钻机,我得再核对一遍钻孔参数,确保和实际工况完全一致。”10月1日,综采一队值班室里,24岁的技术员刘宇轩正坐在电脑前,紧盯屏幕上1014综采工作面的钻孔参数,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第三次在岗位上为祖国庆生。 刘宇轩是一名“00后”,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2022年进入一号煤矿,被分到综采一队。“刚来时挺忐忑的,但矿领导关心我们的生活,师傅耐心教我技术,同龄人也互相帮忙,这里就像家一样。”说起在煤矿的日子,他眼里满是光,“一号煤矿是个大平台,我想在这里好好学好技术,跟着企业一起成长。” 两年来,刘宇轩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的态度,主动钻研业务、积累现场经验,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与担当,工作表现十分出色。国庆前夕,他接到了大学挚友的电话,邀请他假期聚一聚,却只能遗憾婉拒:“虽然不能和兄弟团聚有点可惜,但能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出一份力,我心里特别自豪。”对他而言,一号煤矿早已不是单纯的“工作单位”,而是他愿意为之奋斗的“另一个家”。 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劳动者只是一号煤矿众多职工的一个缩影。无声的坚守,最美的身影。他们用无声的行动诠释责任,用执着的付出守护生产。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更是岗位上的“不凡英雄”。值此国庆佳节,向每一位坚守的劳动者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倪小红 赵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