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走出“象牙塔” 拥抱“大课堂”

发表于 2025-10-1 14:34: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九三阅兵,雄壮威武的人民军队、先进的武器装备,令人心潮澎湃,对祖国的强大、民族的进步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参加清华大学未央书院“北境绿舟”赴挪威、冰岛调研新能源发展支队,在奥斯陆街头,看到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穿梭于滚滚车流,对中国制造远销海外、造福全球有了真切体会。

近期,在国内外亲眼目睹的一些场景,深深触动了我。

何其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富民强的时代。今日中国青年之所以能安享和平幸福,之所以能“平视世界”,是几代中国人拼搏奋斗、流血挥汗换来的。站在他们肩膀上的年轻一代,深感绝无懈怠、躺平之理由——势必要传承那股子精气神、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

作为仍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如何提升自己,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敢于走出书本,重视实践。一路读书,走进大学,我们迎来更开阔的天地。我所在的清华大学未央书院,重视实践,定期组织调研、支教等活动,搭建起“书本”与“实践”的桥梁。在冰岛,与当地青年面对面交流人生理想、职业选择,感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青春故事。在云南宜良县支教,乡村全面振兴不再只是书本概念,而变成了花农手上的厚茧、花卉市场里的吆喝、“今年能多卖多少钱”的精打细算。亲身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学习与成长,从来不是单靠坐在教室里啃书本就能实现的,必须用脚底板“跑出来”。

敢于下慢功夫。身处大学校园,也能清晰感受今天社会发展对于速度、效率的追求。然而成长无法速成、人才不能“预制”,必要的慢功夫还是得下、必要的沉淀必须要有。学习微积分,我也曾陷入盲目刷题却收效甚微的困境。后来决定慢下来:不再追求做题数量,而是从极限定义起步,一步步推导定理,理解公式背后的逻辑。看似进度慢了,却真正感受到数学之美,提升了思维能力。不急功近利、不贪图捷径,成长的底子才能更扎实,才能赢得人生的长跑。

敢于开拓创新。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塑造了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对于未来的想象和人生选择。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胜任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工作,获得更好成长与发展。创新源于对现实的洞察、对既有思维的批判,以及跨学科的融会贯通——这些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身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我们这一代青年面临巨大机遇也必然要经历巨大挑战,唯有开拓进取、唯有求新求变。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艰辛与不易,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挺膺担当。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浪费光阴、不辜负青春,向上再向上,推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向前再向前。(贾锦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