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回复: 0

“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是多赢之举

发表于 2025-10-1 14:46: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在芜湖市繁昌区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实训基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模拟训练。近年来,该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开设特色课程。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近年来,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就此而言,芜湖市繁昌区“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畅通就业渠道,值得大力推广。“订单班”这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缺口和导向,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侧,打造良性人才培养生态链,最终实现企业、学生、学校各方受益的多赢局面。这不仅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生力量,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

进一步看,“订单班”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在教学、技能培训、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使学生在入校时就已经成为“企业人”,学习企业的文化和技术,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让毕业生与企业实现了“双向奔赴”。

当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正成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环境、工艺流程和岗位技能,既节省了大量岗前培训成本,又降低了因人员流动带来的隐性损耗。显然,“校企共育、双师教学、课证融合、职业养成”的深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新型技术人才。

当前,高技能人才在各个领域、岗位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先进的技术成果最终都需要靠技术工人去实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只有拥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工人,才有可能发达繁荣。因此,从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就业的又一突破口,其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的逻辑,为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容注入新动能。

总之,“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协同的关键抓手,其可持续发展需兼顾企业效益、院校质量与学生权益。为确保“订单班”所培养的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需要进一步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明确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并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通道。这将有助于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沈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