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00|回复: 1

[员工游记] 云中一点鲍山青

发表于 2011-10-13 17:06: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云中一点鲍山青
    当节前匆匆忙忙跑到北京民族文化宫观看了个展览,再次看到了火车站一票难求以及摩肩接踵的人流,决心这个国庆节要“宅”一次,不为这个国庆节“添堵”。上班、逛公园、走亲访友,看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那颗躁动的心再次按耐不住了。于是,设计了一次和孩子骑自行车历城北部一日游。济南号称“泉城”,“一城山色半城湖”。历城北部也是如此,小清河穿历城北部而过,鲍山、华山堪称历城北部的“盆景”。好了,就这样,和孩子骑上自行车出济炼,东行第一站-----鲍山。

                   鲍山

    尽管殷陈拆迁正在建房中,我和孩子还是找到了上山的路。从鲍山西麓上去,落差38的鲍山瀑布映入眼帘,八角亭、石桥依次而建。骑行可去动物园区,沿台阶搬自行车几分钟可达瀑布源头。由两只栩栩如生的龙头连接,水从龙嘴喷出,像两股晶亮粗壮的水柱飞入水渠,水便缓缓顺坡而下形成瀑布。登高远眺,可观钢厂气象,览巍巍炼塔。东行有一人工湖,是人们利用当初开山的大石坑改造设计而成。湖面不大,湖中小岛上有禽舍数间,一群鸳鸯和绿头鸭正戏游于水面;湖里的红色锦鲤大小不一,孩子们拿面包、馒头当鱼食,成群的鲤鱼争相抢食,成了一景;湖岸构筑灵巧自然。

    说起鲍山,当然与管鲍之交、管鲍分金有关。

   《隋唐演义》上也有记载:“单雄信、王伯当、李玄邃三人临淄放辔西行,来到鲍山,乃管鲍分金之地。举头一望,只见:山原高耸,气接层楼。绿树森森,隐隐时间虎啸;青杨袅袅,飞目送鸳啼。……”

    据传,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公元1556年辞官归里,在鲍山前村中建“白雪楼”,取宋玉《对楚王问》中“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意,以寓自身清高,不同俗流。这楼隐于万木之中,其景幽深佳丽,时称“鲍山白雪”,为历下十六景之一。

    宋曾巩有《登华不注望鲍山》诗云:“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似茅戟,心中那得叔牙城。”虽说华不注实说鲍山。



    从鲍山人工湖往东下行,济钢单身楼路北为鲍墓。鲍墓是济南市政府于1995年12月20日公布的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鲍墓共有两层,均用采自鲍山的山石铺砌地面。第一层东侧立一石碑,上书“鲍叔牙墓”。墓上下两层之间的台阶正中间,有一“双龙戏珠”石雕。圆形封土堆位于该墓第二层正中,直径约10余米,高约4.5米,长满了杂草。墓前有石碑一尊,上书“齐大夫鲍叔牙墓”。碑前有石供桌,左右各自分立一只石刻狲猊。封土四周砌有砖墙,高1米多,上长满杂草,墙顶做成剁口形状。面积约20多平方米。鲍墓前方和左右两侧是大片的绿地,南北路分别为叔牙南路、叔牙北街。此时西望鲍山,“鲍山胜迹”牌坊气派,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景色优美。
    鲍墓正上北方,济青高铁横跨而过,不时有动车或红皮车飞驰而去。
    告别鲍山与鲍墓,沿工业北路东行。
nEO_IMG_IMG_5178.jpg
nEO_IMG_IMG_5180.jpg
nEO_IMG_IMG_5181.jpg
nEO_IMG_IMG_5184.jpg
nEO_IMG_IMG_5185.jpg
nEO_IMG_IMG_518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17:07:1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