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想让孩子保持创造力:牢记“两不要”“两要”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想让孩子保持创造力:牢记“两不要”“两要”.jpg

01 不要在小事上不停地给孩子纠错

有的家长认为,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指出孩子的错误,于是在细枝末节上频繁纠错:“字写得不标准”“颜色涂得不对”……这些提醒或许出于关心,但过度的挑剔会让孩子逐渐丧失探索的热情。

对于原则性问题,家长必须指出和纠正,但对于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必反复纠错。搭积木时把屋顶搭在地基下,画画时颜色不合常理,在大人眼里,这些可能是“错误”,可在孩子心中,却都是新的尝试。这些看似“不正确”的想法,正是创造力的萌芽。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去试错。与其急着改正,不如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改正。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能保持创造力,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判断力。

02 不要轻易对孩子发脾气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情绪会影响他们小世界里的天气。你愉快,他的心情也明亮;你暴躁,他也会跟着焦虑起来。

孩子的心灵很柔软,如果一做错事家长就下意识地“吼一句”“训一顿”,他们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我哪里做错了”,而是“我让爸爸妈妈生气了”“我是不是不被爱了”。

恐惧,是孩子创造力的天敌。大脑在应对威胁时会本能地进入防御状态,孩子这时候要么退缩,要么反抗。他们的思考和表达会受到限制,甚至逐渐变得谨小慎微,不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点子。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们在安全感中自由表达。面对不完美的瞬间,大人若能保持耐心和温柔,孩子便能更有勇气去试、去创造。

03 要多聆听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

孩子的思维常常没有边界。或许他们会说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点子:“如果月亮能掉下来呢?”“要是房子能飞起来多好!”这些话看似荒诞,却藏着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

在孩子表达的时候,如果父母只是笑笑,或急着纠正“那不可能”,孩子就会逐渐收起这份表达的冲动。但若父母愿意认真聆听,甚至与孩子展开讨论,他们的创造力就能被更好地滋养。

很多伟大的创造,都始于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设想。父母的倾听,是给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让他们敢于保持思考的勇气。

04 要多鼓励孩子探索

探索,是孩子了解世界最自然的方式。孩子们正是在不断地尝试和体验中,逐渐认识外部世界,也认识自己。探索不仅能帮助孩子积累知识和经验,更是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那些敢于多看一眼、多试一次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当孩子在尝试中收获成就感,他们会更愿意主动学习。而父母的支持和肯定,正是这种动力的源泉。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也值得一句“真棒,你是个敢于探索的孩子!”。

鼓励探索,并非放任孩子盲目试错,而是要在确保安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为孩子搭建成长阶梯。既要为孩子保留足够的试错空间,更要通过明确的规则引导他们建立风险意识。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就会更勇敢地去发现、去尝试。那些在探索中获得的经验,哪怕最后没有成功,也会成为他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底气。


来源: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