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回复: 0

云南省普洱市: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

发表于 6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建强堡垒 橡胶林化身“致富林”

清晨,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橡胶林间,乳白的胶汁顺着割线缓缓滴落。江城县拥有49.47万亩橡胶林,产业覆盖24个行政村4.19万胶农,产业链条短等因素曾制约着产业的效益提升。

江城县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整合龙头企业、合作社与收胶大户,成立天然橡胶产业协会,由骨干企业担任理事会成员,推动形成橡胶行业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合理划定县内供胶区、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服务、规范县内橡胶价格市场秩序等方式,为橡胶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行业服务。

近年来,江城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建成现代化乳胶转运中心7座,修缮核心区胶林道路39.3公里;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收胶旺季化身“流动服务站”,通过网格化收储管理,解决胶农销售运输难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江城县通过机制创新,推行“市场化+保底价”双轨收购机制:市场价高则随行就市,市场低迷则启动保底收购机制,消除胶农后顾之忧。企业每收购1吨乳胶,便向合作社支付500元服务费,为村集体开辟稳定收入来源,让产业红利惠及广大胶农。

胶农李斌说:“我家100多亩橡胶园已进入丰产期,这两年乳胶价格稳中有升,2024年我们家仅割胶一项就有10多万元收入。”

江城县还以金融创新为产业装上“减震器”。2024年全县实施“橡胶保险+期货”26万亩,今年参保面积持续扩大,编织起一张覆盖胶企、合作社、胶农的立体风险防护网。

2024年,全县干胶产量2.8万吨,产值5.74亿元,产业从业人员人均收入突破3.2万元。2025年上半年,橡胶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1%。

田间攻坚 高原农业焕发新活力

面对曾经农户育苗难、作物产量低的困境,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景范村的党员们带领群众引进了60座智能温室大棚,带头攻关穴盘育苗、嫁接技术,使育苗成活率提高至95%;划分“党建+业务”责任区,教农户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每亩节水30%、节肥25%。

“订单农业+技术托管”机制落地生根。通过对接商超、电商平台签订供货协议,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景范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年供应优质蔬菜1.2万吨,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000亩种植区,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5万元。

位于锦屏镇的智选渔洲渔业示范基地里,责任党员牵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联合科研院所,攻克鱼苗培育难题。党员们还联合文旅部门开发渔业科普研学项目,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带动周边发展餐饮、民宿。

目前,景东县已建成“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示范基地5个,培育党员领办新型经营主体106家,党员技术服务队覆盖13个乡镇,年培训农户超2万人次。

组织强化 山寨蝶变展新颜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鱼塘镇和平村老黄寨组通过“党员带户”,实现种烟农户户均收入突破8.6万元。构建“烟茶粮畜+劳务”立体产业体系,发展茶叶175亩、玉米350亩。

老黄寨组建立“人才智库”,返乡大学生、乡土专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市场对接等服务,带头试种烤烟、贡菜等作物,通过“技术指导+市场对接”模式,开展种植养殖、电商运营等培训12场,培育技术能手25名。(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左希建 杨显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