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回到县城自主创业10多年后,董平的年营业额超过了1亿元。在重庆丰都,这位白手起家的年轻人的创业故事有着特殊意义。9月初的“1号茶叙日”,董平与“青创部落”的几位成员,向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讲述了他们的创业故事,现场不时响起惊叹声。 与西部绝大多数远郊区县一样,丰都也一直面临着“留不住人”的问题,即使近几年青壮年外流明显减缓,2024年全县净迁出人口仍达3357人。 “我们回来不是‘被迫’,也不是为了‘躺平’。”董平说,“小县城也能成就我梦想。我们热爱家乡,希望用年轻人的方式参与家乡建设。”当年她从人力资源领域开始创业,“就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丰都、留在丰都”。 这些年独自打拼,董平感受最深的是“在县城创业,特别需要同频共振的伙伴”。她的想法与做艺术培训的梁睿、做空间设计的林珊不谋而合。3个原本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一起寻找更多伙伴,2023年成立了互帮互促的“青创部落”。 “青创部落”不收任何费用,平时也相对松散,但自愿加入者必须“热爱学习、热爱事业,有创新意识、有奉献精神”。“青创部落”现有16个核心成员和42个预备成员。核心成员创业经验比较丰富:坚持做自己艺术服装品牌的张秋蓉,12年来在丰都县城扩展了4家连锁店,不久前又新开了一家800平方米的旗舰店;周娟自创的蛋糕花艺品牌,6年间便“切下了丰都蛋糕市场的一块大蛋糕”,而且80%是回头客;自称“不服输的90后创一代”的南舟,在成为“丰都最好的派对策划”后,又推出同款自创品牌“机车驿站”…… 每天清晨6点半到7点半,是“青创部落”线上集体读书会的时间。每个月至少一次的线下创业研讨会,则根据具体创业项目开展研讨并寻求最优方案。“我们都是凭着热爱在各自领域白手起家,互相交流常常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我们的经历和经验,有时也能给正准备创业的人启迪和帮助。”林珊说,“青创部落”对每个成员的要求,都是“学以致用,坚持不懈”。 “我从小就喜欢服饰,大学读的也是服装设计,一门心思要做自己的服装品牌。”张秋蓉认为,“热爱和坚持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董平介绍,2023年以来,“青创部落”共开展集体读书会近500次,创业研讨会30多次,实现资源整合54次,促进投资项目4个,推动培育帮扶共创项目23个。 这股正在孕育壮大的创新创业力量,在当地受到关注。青龙乡今年主动请“青创部落”承办一年一度的茶艺节,太平坝乡也请他们策划七夕民谣露营音乐会。“青创部落”为青龙乡策划了“以茶为媒、以景入画”的实景山水茶会,为太平坝乡策划了以“天上瑶池太平坝,人间鹊桥夹壁梁”为主题的音乐会。太平坝乡党委书记陶小丰说,音乐会每天为全乡新增1.5万名游客。 “大学生创业者往往有不将就、不苟且的年轻态度,我们不是在县城‘讨生活’,我们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属于自己和这座城市的生活。”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董平充满信心。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09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