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5

2025年10月7日企业热点新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太原10月7日电(记者 许雄)记者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7日,能源动脉大秦铁路开始秋季集中修施工。此次集中修施工至10月26日结束,为期20天,为今冬明春电煤保供运输夯实线路基础。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我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也是我国“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年运输煤炭约4亿吨。

  施工期间,国铁太原局运输部门将根据实际“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输方案,确保均衡运输,力争使大秦铁路在集中修期间的日均运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

  集中修施工的20天里,大秦铁路每天停运180分钟,将累计完成成段更换钢轨107.438公里、成段更换轨枕1.57万根,大机捣固线路519.408公里等任务,以及隧道整治、电缆更新、接触网维护等施工。

  大同工务段线路科业务主管杨磊说,此次施工,国铁太原局共调集捣固车、清筛车等大型施工机械67组,挖掘机等小型机械114台,以及施工人员10000余名,人、机投入较去年均有增加。通过精细化人机协同、多工种立体式作业,此次集中修有望实现施工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近日,中铁四局市政公司承建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项目扎实开展系列专题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全员质量意识,以高标准、严要求铸造精品医疗工程。

据了解,该项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检查相结合,双管齐下筑牢质量防线。一方面,强化质量至上理念,并在施工现场悬挂宣传横幅标语,营造“人人重视质量”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安全生产“雷霆行动”与质量专项检查,重点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厚度及钢筋间距、数量等关键指标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并建立详细台账,确保隐患闭环管理,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为提升质量管理软实力,项目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同时,结合施工实际开展技术培训、QC小组攻关及创新创效活动,鼓励技术人员聚焦现场难点进行技术突破,将质量意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注入持续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潇 通讯员 王树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当一轮圆月照亮万家团圆之时,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油田的涩北气区,却是另一番静默而壮阔的景象。

这里没有城市的霓虹与喧嚣,只有戈壁滩采气树无声地伫立、管线绵延,以及一群在节日里依然默默坚守的石油工人。他们以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下游千家万户的温暖与炊烟,在戈壁荒漠上书写着属于采气人的别样“团圆”。

“平时不觉得怎么样,但每逢节日就会特别想家。”这或许是许多坚守岗位员工共同的心声。然而,思念并未影响他们的工作节奏。在这个国庆与中秋叠加的假期里,采气一厂的生产运行更加严谨有序。

为确保节日期间安全生产万无一失,气田稳产供气平稳顺畅,采气一厂领导干部值班值守,深入各个集气站和关键作业点,检查安全措施、指导运行操作、慰问在岗员工。

节日期间的涩北戈壁荒原上,昼夜温差巨大、风沙肆虐。纵横的管线之间,11号集气站采气工芦文涛和新入职员工李勋正手持工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清理着管线的杂质与淤堵,确保能源“动脉”畅通无阻。

尽管脸庞仍带着些许稚嫩,但动作已经稳健娴熟,与同事配合默契。这是李勋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节日,充满着考验和历练,“能让清洁的天然气顺利送到千家万户,我觉得这个节日过得特别有意义。”李勋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新一代石油人的担当。

8号集气站站长肖遥正带领班组更换联通阀。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要经过反复确认和精密配合,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全线气流平衡。肖遥与同事反复测试、校验数据,汗水早已湿透工服。

与此同时,9号集气站压缩机班长夏仲玉正全神贯注地监督大型压缩机吊装维护作业。他紧盯吊车的每一个动作,不时通过对讲机确认细节。

“压缩机组是稳产的‘主力’,它的健康运行直接关系到产量,再小心也不为过。”夏仲玉说。正是在这种严谨的态度,整项高风险作业得以安全高效完成。

如果说一线场站是生产的“四肢”,那么生产指挥中心便是调度全局的“大脑”。在这里,岗位人员昼夜值守,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成千上万条数据。

生产调度岗的刘霞正一丝不苟地盯着电子屏幕,监控涩北二号气田气井的生产曲线。任何微小的数据波动,她都必须立即判断并发出指令。

“数据就是生产的语言,我们要读懂它,才能保障气田的稳定。”刘霞的目光几乎从未离开屏幕。

不远处,生产调度岗的蔡银花正密切关注下游用气量的变化,根据实时情况精准调配气量,并监控氮气含量等关键指标,确保外输气质量百分之百达标。

“我们的工作就像调节阀,要保证供需平衡,一刻也不能放松。”她微笑着说。她们用女性的细致与专注,在无形的数据战场上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芦文涛、李勋、肖遥、夏仲玉、蔡银花、刘霞……这些名字,只是双节期间坚守岗位员工的缩影。在戈壁荒漠与狂风沙尘之间,他们是顶着烈日巡检气井的巡井人员,是昼夜待命、闻令即动的抢修人员,是气田诊脉治理气井的技术人员,是在辅助岗位默默支撑前线生产的后勤保障人员。正是这些平凡却坚毅的身影,汇聚成能源保供坚实的力量。

当皎洁的月光洒满戈壁,采气人或在巡线途中遥望月色,或在监控室抬头片刻,那一刻的宁静中,有思念,也有自豪。

“等忙完这一阵儿,再好好陪家人。”芦文涛笑着说。

节日里坚守戈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原石油工人,为千家万户的温暖舍弃“小家”的团聚。正因为这些坚守者,节日的灯火才更加温暖而长久……(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陈维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国庆中秋假期,吉高集团广大一线职工坚守岗位,用责任与担当护航万家团圆路,为“中国红”增添最动人的注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王心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0月6日,中秋节,早晨9时,在西宁车辆段运用整备线10股道,库检车间辅修班组的几名职工正在车底下进行客车F8分配阀的改造工作,他们蓝黄相间的对比服在线路上格外引人注目。

“小帅,听我指挥,动作一定要稳准快。”工长马生伟大声叮嘱。此刻,青工庞帅正蜷缩在车底下,扳手牢牢卡在104分配阀中间螺母上。马生伟猫着腰来到另一侧,用另一把扳手死死卡住螺栓端头。

“1、2、3……”随着呐喊,两人同时发力,但狭小的空间却死死限制着他们的动作,不一会儿两人脸涨得通红,“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扳手卡稳,同时发力。”马生伟的声音陡然增高,两人再次同步发力,手臂上的青筋暴起,旧中间体和分配阀终于被拆下,两人擦去额头的汗,快步走向下一辆车。

此时,不远处的另一组作业点,青工谢英杰和孔银福正上演着一场精密的“手术接力”。

谢英杰从箱子里小心翼翼捧出新F8阀体,将F8阀精准对接,手中的扳手一边转动一边说道:“这‘铁疙瘩’可是列车的‘心脏’,咱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安装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安装完毕后,孔银福手拿检漏壶,在管路、活结及阀体处喷洒检漏剂,目光如炬地检查每一处隐患。

“更换新的F8阀后,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下的制动功能将进一步提升,为旅客的出行又增添了一份保障。”说话的间隙,谢英杰已将单车试验器连接妥当,制动机试验随即启动。

随着压力表指针跳动,各项参数在屏幕上快速闪烁,两人目光紧紧锁定屏幕,当所有数据都精准落在标准区间时,他们开心地做出一个“ok”的手势。

为确保在年底前完成125辆配属客车F8分配阀改造任务,辅修班组的职工们加班加点,放弃了中秋佳节与家人的团圆,此起彼伏的扳手敲击声、对讲机呼叫声中,他们为每一趟高原列车更换上最强劲的“心脏”,让列车承载着无数旅客的团圆梦,安全驶向远方。(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魏雪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0月5日,世界最高双联主塔——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6号主塔顺利封顶。这是继今年5月高度为234.9米的5号主塔封顶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至此,大桥两座主塔全部封顶,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后续全线按期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石沱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是渝万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由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大桥局承建。该桥主桥全长1056米,主跨608米,首次采用公铁合建双联塔、公铁同层分幅主梁的新时代桥梁,其6号主塔高253米,是世界最高双联主塔。站在江边仰望,已经封顶的主塔高耸入云,像两把利剑直指苍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确保主塔封顶顺利推进,做好施工安全管控,项目部制定针对性的爬升流程和合理的塔吊群布置方案,提前预演塔吊群在各个施工阶段的空间位置,并给主塔配备智能摄像头,自动识别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并进行提示预警,保证了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该项目负责人用“高、大、新、精”四个字来形容大桥建设特点:最高主塔——大桥南岸主塔最高253米,为世界最高双联主塔;最大跨度——主跨跨度608米,为世界最大公铁合建同层分幅混合梁斜拉桥;结构新颖——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合建双联塔,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同层分幅主梁;精准控制——主塔联塔区线型和温控施工技术、主塔钢锚梁施工定位、主桥中跨钢混结合梁等结构的施工必须控制精准,误差在毫米级。

据悉,大桥建设中,建设者坚持科研创新,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深度应用数字化管理理念,创新5大系统功能的应用(拌和站远程操控系统、大桥智慧沙盘管理系统、钢筋智造配送中心远程操控系统、现场视频监控智能抓拍和自动喊话安全管理系统、环水保智能自动监控和预警系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线型控制、应力控制、施工组织、特殊地理环境影响等诸多技术难题,为下一步桥梁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建重庆至万州高铁正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有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实施,助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刘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