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江苏省盐城市总工会联合人社、工商联等协劳三方委为贯彻落实《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深化集体协商提质增效,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全市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上,向全市发布了《盐城市2025年集体协商工作要点》,这是盐城市总工会为了做好全年集体协商工作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为全市各级工会更好做好集体协商工作指明了方向,标志着盐城市集体协商工作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了解,盐城市总工会为深化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年初就组织专班开展了集体协商工作调研,经过自上而下的征求意见和建议,集中了各县(市、区)总工会保障部、专职指导员、企业(行业)行政方和职工方的意见后,制定了《盐城市2025年集体协商工作要点》下发基层、对照检查、逐条落实,确保工作到位。 《要点》共分协商重点单位、协商重点内容和协商重要举措,包括:明确协商重点单位。百人以上规模企业:重点推进制造业、建筑业、新能源等产业工人密集行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建设,确保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80%以上。县(市、区)产改试点单位要实现全覆盖;新就业形态行业:聚焦快递、外卖、网约车、货车司机等平台企业,推动每个业态至少新增1家开展集体协商的企业或行业,力争覆盖率达80%;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纺织、机械制造、家政服务等领域深化行业性协商,各县(市、区)新增行业协商不少于3家;区域性小微企业:依托乡镇(街道)工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推进园区、商圈等区域协商,新增区域协商不少于3家。突出协商重点内容。工资收入分配机制:以工资调整幅度、加班工资基数、劳动定额标准为核心议题,推动企业建立与效益挂钩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在制造业、新能源等行业推广“能级工资”制度,将技能等级、岗位价值、创新贡献等要素纳入薪酬体系,技术人才技能津贴覆盖率达90%;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聚焦平台算法规则优化,协商合理确定计件单价、订单分配、奖惩制度等事项。推动平台企业分支机构开展二次协商,细化薪酬福利、休息休假、职业伤害保障等条款;技能人才激励措施:设立荣誉津贴、技能津贴、学历津贴、带徒津贴,畅通技能人才职级晋升通道。建立技术创新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将技术攻关奖励、发明专利分成等纳入协商范畴;劳动条件与福利保障:加强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保护(如“两癌”筛查、哺乳假待遇)等协商。推动企业完善职工疗休养、补充保险等福利制度,规范带薪年休假执行标准。落实协商重要举措。强化机制建设:完善市县镇三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动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开展春季集中要约行动。建立企业集体协商电子台账,对百人以上企业实行“一企一档”动态监测,确保合同签订率和合法性审查率双达标;深化质效评估:开展集体协商星级评定,对协商程序、履约情况进行评估,职工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均达90%以上。评选30家三星级以上示范企业,编制《盐城市集体协商优秀案例集》;建强人才队伍:配齐专职指导员队伍,县(市、区)配备专职指导员不少于3名,镇(街)配备兼职指导员全覆盖。举办“集体协商金牌指导员”评选,全年培训专兼职指导员、职工代表、企业方代表2000人次以上;宣传与考核督查:开展《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宣传月活动,制作短视频、动漫手册等新媒体产品,市级以上媒体报道不少于12篇。推动各地将集体协商纳入县(市、区)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对未建制单位发送《工作提示函》,约谈主要负责人等三大项12个小项具体工作。 此《要点》在推进会上首次下发基层工会,明确县(市、区)总工会年底完成、市总工会年终总结、市协劳三方委年末考核表扬“三个步骤”。同时《要点》还同步向全市发布各县(市、区)总工会上报的重点推进集体协商150家企业(行业)和新业态平台企业,明确全年完成任务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等。这一做法,让干事者有目标、让考核者有依据、让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学习,有力地推动了集体协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