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回复: 0

“十四五”期间,知识产权构筑起创新“护城河”—— 关键核心技术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时斓娜
《工人日报》(2025年10月11日 01版)


“天宫”全面建成,中国航天开启探索星辰大海的新纪元;“北斗”稳定运行,不仅在气象测报、救灾减灾等方面大显身手,更‌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C919交付运营,国产大飞机成为翱翔蓝天新名片;“深海一号”投产通气,来自海下1500米的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上岸;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徐徐海风“吹”亮千家万户……

“十四五”期间,我国站上了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这些在世界上“数得着、叫得响”的自主科技创新成果背后,是高质量知识产权保护构筑起的“护城河”。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再创新高。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生物医药、光伏等领域,我国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有力支撑了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利审查是获权的基础和保护的源头。“十四五”期间,我国专利审查效率不断提升,助力创新跑出“加速度”。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跻身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

还有更快。截至今年7月,全国29个省(区、市)已设立了8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快速预审服务帮助创新主体进一步缩短专利审查周期。

在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企业仅用7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专利预审备案。专利申请预审合格后,将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快速审查绿色通道,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缩短至3个月。

据了解,自2023年预审服务推出以来,上海已有4000多家备案主体提交申请,其中80%以上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持续提升。截至今年6月,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52.4万家,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企业成为新技术产出的主阵地。

从春晚舞台上H1机器人跳舞大放异彩,到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G1机器人在比赛中大展拳脚,今年以来,宇树科技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现象级创新者,持续受到关注。

让宇树科技在行业站稳领先地位的,是从核心零部件到AI算法实现深度自主研发的硬科技实力。全球范围内拥有授权专利约200件,提交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约50件,作为唯一获得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的中国企业,宇树科技以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变革,彰显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力。

实现技术突破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创造价值?专利转化运用成为关键抓手。“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市场阅卷”的专利转化运用模式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或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得以破解。

“近、小、慢目标探测”一直是雷达探测领域行业痛点。对此,中南大学以专利转化为导向,从学校存量专利中筛选出19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专利,围绕产业化实施进行专利分类组合,推动3个高价值专利组以1亿元的价格增资入股,与企业合作转化,相关专利技术在重大灾害救援中得到成功应用。

这是盘活高校存量专利,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生动例证。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目前,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完成全部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在与企业的供需对接中转化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创新力量。

不仅如此,多地还积极推广“先使用后付费”“开放许可”等一系列专利转化模式,助力更多中小企业高效、低成本使用专利技术。在全国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的浙江,截至今年7月,累计有8777件专利成功“落地生金”,近十分之一的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

放眼国际,知识产权出海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重要资产,知识产权的全球布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4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居全球第一,印证着我国从“世界工厂”供应全球到“创新实验室”赋能全球的历史性转变。

为更好助力企业“走出去”,我国持续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在完善知识产权涉外法规的同时,不断强化风险预警和应对指导。截至2024年底,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既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时代浪潮中,科技创新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知识产权护航左右,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