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 尹亚杰 通讯员 陆敏 张养练)近年来,嘉祥县总工会紧紧围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核心任务,聚焦培训资源分散、工学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等痛点堵点,创新构建以“工匠培训站”为基层支点、“工匠学院”为高端引擎的“站院联动、循环赋能”技能提升全链条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劳动“尖兵”,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
织密“站点网络”,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该县打破部门与领域壁垒,有效整合全县重点企业、嘉祥职业中专等优质资源,建立“工会主导、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的协同共建机制。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集生产、实训功能于一体的基地,形成“学院主校区为核心、企业实训基地为延伸”的站点网络体系。在化工、高铁等县域重点产业园区及传统石雕、木雕、大豆育种等产业科学布局10家 “工匠培训站”,覆盖高端化工、先进碳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推行 “工位课堂” “送教入企”和 “白班+夜校”弹性学制,实现技能培训服务 “零距离”。创新应用 “理论学习+线上实景模拟”融合式培训模式,开设开工第一课、车间 “岗前10分钟”、用好 “微信实操课”,累计服务企业32家,开展各类培训50余场次。
做强 “双院引擎”,驱动产才融合升级。该县立足服务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嘉祥工匠学院和嘉祥煤炭行业工匠学院。聚焦县域产业发展急需,精准开设高端化工、智能制造等11个紧缺型专业;开发乡村电商、特色种植等特色课程体系。高标准配置理论教学讲堂、现代化实训基地及乡村振兴实践教学站,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核心平台。构建“县级综合技能大赛+产业园区专项竞赛+企业岗位技能练兵”三级竞赛体系。成功举办“我是状元”等品牌技能竞赛30余场次,覆盖80余家企业、1000余名技术骨干。推行“一赛多证”机制,为竞赛优胜选手配套授予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薪级提升。着力打造 “乡村工匠智库”与 “乡土人才孵化器”,实施“新型学徒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与岗位对接;开展返乡农民工专项技能提升行动;创新推出“乡村工匠加盟计划”,吸纳优秀“土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担任兼职讲师,有效融合本土实践智慧与学院教学资源。
贯通 “三环链条”,提升人才成长新动能。该县通过 “订单班”“定制化培养”强化紧缺技能人才定向输送。依托 “工匠培训站”精准遴选骨干技工进入工匠学院深造提升,联合打造 “祥城工匠班” “劳模大师班”等特色班级,聘请10余名高技能领军人才担任导师,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600余名。组织劳模工匠、技术专家深入站点企业开展技术 “巡诊”和攻关指导,推行校企 “双导师制”,10名企业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定期驻校授课。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成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85项,组织精准培训12场次。成立 “嘉祥县职工创新联盟”,成功创建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个、全员创新企业11家;推动实施职工“五小”创新项目165项,实现关键技术成果转化36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人才与创新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