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回复: 0

让更多务工者告别候鸟式“迁徙”,以劳动竞赛带动技能提升、产业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工人花海逐梦,助力打造“美丽事业”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黄榆

阅读提示

近年来,云南花卉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众多外出务工者回乡投身其中,参加培训、学习技能、积极考证。在系列举措支持下,云南花卉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从业者技能水平逐步提升,产业带动效应愈发显现。

“要花的老板速度啦,假期天天发货不休息,保证是丽江鲜切花。花朵新鲜,瓶插期久,玫瑰、百合、郁金香都有!”10月5日,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卉市场里,鲜花商李艳一边打包着娇艳欲滴的鲜花,一边吆喝着。

国庆假期,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是很多游客前往云南旅游必打卡的热门地之一。这片鲜花交易市场里的喧哗热闹场景,根植于云南花卉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从业技能逐步提升的丰厚土壤。

花海中穿梭的追梦人

9月26日上午,玉龙雪山脚下的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内,智能温室大棚里的各色玫瑰鲜切花在恒温环境中舒展绽放,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

“这片花,就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底气。”花卉工人和月华察看着玫瑰花的长势,并熟练地抹去多余的侧芽,使养分更加集中,确保每一枝花的饱满与鲜艳。

这名80后“新农人”的一天,总是在泥土香和花香的交织中开启。“这批发往昆明的玫瑰,后天要达到3级开放度。”和月华一边抹芽,一边向记者介绍,时下正值玫瑰采摘高峰期,每天都有鲜切花供应市场。

作为云南省5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之一,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集花卉种植、科技研发、冷链物流、休闲观光、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吸纳300余名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从丽江市古城区贵峰社区保吉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到如今管理着40多名工人的种植小组组长,和月华便是穿梭在这片“花花世界”里的追梦人。

蓬勃发展的鲜花产业让更多务工者告别候鸟式“迁徙”,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毅云花卉的智能温室里,钱亚芬也在娴熟地打理着玫瑰幼苗。来自姚安县栋川镇包粮屯村的钱亚芬和丈夫原本在厦门务工,2023年回乡投身鲜花产业。

“参加花卉种植技能培训后,家庭月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家里还养了3头肉牛,实现了务工稳收、副业增收、照顾家庭‘三赢’。”钱亚芬笑着说,以前在外漂泊,现在既能赚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劳务品牌叠加产业带动

越来越多从业者加入花卉产业,让这一链条上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行业技能水平逐步提升。2023年6月,“姚安花卉工”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花卉工成为姚安产业工人队伍的新名片,钱亚芬的故事则是“姚安花卉工”品牌效应的生动写照。

据姚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依托全县花卉产业发展和布局,当地紧盯花卉产业生产前端需求,为企业提供稳定从业人员。探索实施“姚安花卉工三年技能提升行动”,建立“企业用工+技能培训+吸纳群众”的模式,从花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人、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就业模式、怎样提升花卉工人的从业水平等方面出发,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对花卉育种、种植、管理、采摘到包装销售等流程的全面培育,“姚安花卉工”专业性含量不断提升,推动姚安花卉产业提质增效。目前,通过参加花卉工技能培训,3500余人获得花卉工技能等级证书或合格证书,就业率达90%以上。

不仅是花卉产业本身可以吸纳就业、为从业者赋能,其产业带动效应也愈发显现。“除田间种植外,产业园里还有包装、品控等多个工种。我们会对招聘的工人进行培训,培养出了一批善种植、会管护、能加工、懂花艺的本土花农。”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产业规划负责人张丽辉介绍道,该产业园辐射带动驻地所在的贵峰社区种植食用玫瑰370亩、贡菊600亩,村民累计分红920万元。

9月12日,2025年云南省花卉产业劳动竞赛推进会暨成果发布活动举办。竞赛启动以来,云南紧紧围绕“以劳动竞赛促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花卉研发、种植、加工、交易、物流“五条赛道”为竞赛内容,以提升花卉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为实践路径,推动劳动竞赛与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企业生产经营、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培育新产品远销海外

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第七批新职业工种,聚焦花卉加工与保鲜技术的保鲜花制作工,就是在“园艺产品加工工”职业下增设的新工种。

据介绍,通过精心加工,保鲜花制作保留了月季、康乃馨、绣球等鲜花的原始色泽、形态和质感,使其不仅能够在3年至5年内保持鲜艳如初,形态完美,质感柔软,还在色彩上更加丰富,因此在花卉市场上备受追捧。

来自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李官营的李建华,在2019年就打起了保鲜花制作的“算盘”。

杨林镇的干花产业发展已有20多年。作为和花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老手”,李建华前往杨林镇张官营村一带考察时,敏锐地发现当地所产的永生花花材花瓣成熟度和饱满度都较高,于是决定回乡创业做起永生花种植加工。

经过6年精心“浇灌”,李建华创办的云南古滇花部落商贸有限公司“永生花”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不仅出口到俄罗斯、荷兰、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还带动了张官营村“一路生花”。

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金勇表示,花卉产业作为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云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把劳动竞赛与产业工人培育、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创、以赛促建,推动花卉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有8个州(市)、466家企业、2.1万余名花卉产业职工参与花卉产业劳动竞赛,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和先进典型。其中,昆明市共有255家花卉企业、1.04万余名职工参与,累计举办技能比武86场,组织技术培训120余场,培训超过8000人次。

“作为花卉园区的一名产业工人,我要邀约更多姐妹来园区就业,一起种出更多、更美、更优质的花,让丽江鲜花卖得更远,也让我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丽。”和月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