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常显得非常害羞,为此,我时常感到无奈和焦急,有时候,甚至控制不住当众批评他不够大方。我知道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但又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去建立与人交流的自信心。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小孩子会害羞其实是正常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面对陌生人或不熟悉的环境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或缺乏安全感。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对新环境的敏感性和对他人反应的在意。然而,作为家长,如果我们用批评的方式去纠正孩子的害羞,可能反而让孩子变得更加退缩。关键在于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支持,逐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学会如何自如地与他人互动。
专家建议:
孩子的自信心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积极体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家长的鼓励、理解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创造安全、轻松的社交环境,以及适当的社交练习,引导孩子逐步学会如何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克服害羞情绪。
尊重孩子的节奏。孩子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社交环境,我们不应强迫他们快速与他人打成一片。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逐步感到舒适。比如,在亲戚朋友的聚会上,不要急于让孩子立刻参与,而是允许他们在旁观察,等他们准备好时再鼓励他们主动交流。
引导而非批评。避免当众批评孩子的不大方行为,这只会让他们更加害怕社交场合。可以在私下给予温和的建议和支持。例如:“你今天表现得很棒,如果下次你想多跟大家说话,可以试试问问他们一些问题。”
提供小的社交练习机会。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小范围的社交练习,比如鼓励孩子与店员打招呼,或者在小型的家庭聚会中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积累这些小的成功经验,能让孩子在更大的社交场合中更有信心。
建立社交奖励机制。对于每次勇敢表达或尝试与人交流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比如“今天你跟小姑打招呼了,很棒,下次我们可以一起做你喜欢的事情。”这种正向激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情感表达。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害羞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家长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帮助孩子理解害羞不是什么大问题,随着他们的成长,这种情绪会逐渐减弱。
□记者 张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