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蹲点日记丨一次与匠心的“面对面”

发表于 2025-10-12 21:55: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在走进席小军创新工作室之前,我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没有具象化的认识,只能想到门口那几块鲜红的匾额。今天,我们蹲点组一行踏进了这间2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

今年50岁的席小军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看上去十分干练。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工作室里引以为傲的一件件作品,眼里透出不同寻常的光彩。

来到一件名为“医用护目镜镜片模具开发”的作品前,席师傅说:“我们接到这件产品的生产任务后,连夜开发出了医用护目镜镜片模具,并完成27天生产10万件的任务。”他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咧嘴笑着,像看孩子般动情地注视着那件作品。

在一块焊着“匠心”二字的作品前,工作组成员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一块钢铁,“创新点”在哪?席师傅给我们解释:“这块钢板上有好几种金属,它们的熔点不同,焊接温度就不同,这不仅需要了解物理知识,还考验焊工的实操能力。”看着嵌在黑色金属上的“匠心”二字,我被深深震撼了,一件普普通通的工业品,不知凝聚了多少一线工人的匠心和勤学苦练。

目光扫过荣誉墙,我注意到工作室的专利类型全是实用新型专利,而没有发明专利,便向席师傅抛出了我的疑问。席师傅解释道:“发明专利主要在科研院所、高校,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方案主要涉及产品的构造、形状或其结合,所以基本是实用新型专利。”原来,在制造业中,企业的创新工作室就是连接原始创新实验室和产品生产线的“中间创新”平台,触角延伸至产业的神经末梢,畅通了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离别时刻,我不禁思考,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征程上,工会组织要助力打造更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一线职工创新创造、施展才华、提高技能提供广阔舞台,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一件件创新成果和工业产品中大放异彩。

(作者系全总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蹲点组成员、全总法律工作部干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