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保持飞行高度!”山东中宇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训练场上,无人机驾驶员付明正带着学员们进行农业植保作业演练。伴随着阵阵“嗡嗡”声响,无人机在他娴熟的操控下稳捷起升、精准降落。
这位带领着1200多名学员的“金牌教练”,5年前,还是一名在求职路上徘徊的大学毕业生——“我是机械专业出身,可走出校园后换了好几份工作,都不太顺利。”付明说。
偶然间,付明了解到山东省将无人机驾驶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可开展无人机驾驶培训,并且,聊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补贴一定费用。“当时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未来。”付明敏锐捕捉到这一行业的潜力,果断报名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
机会来之不易,付明铆足了劲。“飞行原理、气象知识、空域法规、应急处置……我们要学的东西不少。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反复揣摩。”付明说。
经过不懈努力,付明系统学习了飞行理论、实操技术和应急处置,成功考取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多类别无人机驾驶员执照,通过了无人机驾驶员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并成功入职中宇航空,成为一名专业飞手。
如今,付明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月综合收入稳定在1.5万元以上。他感慨:“能让我在岗位上站稳脚跟、赢得认可的,始终是培训中锤炼出的真功夫。”
在山东,像付明这样靠技能立身、凭本领就业的青年越来越多——
今年4月,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深化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规划2025年至2027年职业技能培训路线图。与此同时,山东省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学技能好就业 送技能进校园”活动,通过搭平台、强培训、优服务等一揽子措施,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山东省已组织培训促就业服务活动169场,开展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补贴性培训2.99万人次。
培训内容也更加精准。山东省首次在省级培训目录中增设《大学生新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纳入包含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等新职业在内的51个职业(工种)。
在培训模式上,山东省推出“校园微培训”试点项目,在43所省属高校和技师学院精心遴选85个项目开展“微培训”,目前已吸引1800余名高校学生参与;聊城市将“无人机驾驶与应用”“新媒体运营”等技能内容纳入项目制培训清单,已组织项目制培训3000余人次;泰安市的“订单班”培养模式有效激活校企协同,泰安岱银集团首期“订单班”学员留岗比率达到84.6%,较以往大学生留存比例有了大幅提升。岱银集团西服车间技术总监刘德庆对“订单班”的学生赞不绝口:“设计部来了4名学生,他们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
傍晚,训练场上还有不少学员在自发加练。“看着这些年轻人,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付明说,“技能培训不仅让我们多了一技之长,更增加了我们面对未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