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从“人闲桂花落”品生活的新闻眼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写字台上摊开王维的诗集,指尖刚触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鼻腔仿佛已被清润香气填满。作为单位新闻爱好者,我总在快门与键盘的节奏里奔忙,却在这十个字里顿悟:最动人的“新闻”,往往藏在“人闲”时悄然飘落的桂花里,藏在被忽略的生活褶皱中。
“人闲”从非慵懒停滞,而是卸下浮躁后的清醒观察,恰如新闻人蹲点采访的专注沉潜。为拍凹山尾矿库的夕阳熔金,我曾在寒冬腊月的芦苇荡边守过两个黄昏,冻红的指尖攥着相机,终在暮色漫过尾矿坝时,捕捉到芦花与落日共舞的刹那;为记录检修工人日常,我顶着盛夏正午烈日趴在采场角落,汗水浸透采访本,却在镜头里定格下师傅指尖摩挲扳手的专注眼神。那些被定格的瞬间——芦苇荡里浮动的金辉、工具上留存的体温,竟与“桂花落”的意境奇妙重合:唯有静下心来“闲”待,才能撞见喧嚣背后的真与美。
新闻人的镜头常对准生产线轰鸣、项目建设捷报,却易忽略机器缝隙里的微光、工人眉宇间的疲惫与笑意。去年深秋在凹山地质文化公园,我本为拍摄改造后的室外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而来,却被桂香牵住脚步。老桂树缀满金粟,花瓣簌簌飘落,落在地面与相机包上。那一刻我下意识收起相机,怕快门声惊扰“夜静春山空” 的静谧。正是这片刻的“闲”,让我卸下“拍摄者”身份,只做普通观察者,看花瓣起舞、听山林鸟鸣。后来我在稿件中写道:当桂花轻轻飘落在凹山湖的水面,工业的硬朗与自然的温柔在涟漪中交织,化作一首无声的诗。编辑老师虽提醒这话略“浪漫”,可正是这样的细节,让人看见矿山鲜为人知的温柔——那些被视作“边角料”的片段,恰恰是最触动人心的“活色生香”。
王维以“桂花落”点出春山空寂,藏着对自然最细腻的感知;新闻报道亦是如此,宏大叙事需细节肌理支撑,唯有细微处能让故事有血有肉。生产产量突破固然重要,但更动人的,是矿工掌心的老茧、食堂里热乎的馒头、桂花飘落时的片刻驻足。此前在东山坑环境治理项目拍摄,我没有只盯着复绿亩数,而是捕捉到测量员老汪每天绕现场走一圈,弯腰捡施工垃圾、顺手欣赏石缝野菊的细节。稿件《项目部的 “护花使者”》虽无头条光环,却因这份温度被同事点赞。
如今再读《鸟鸣涧》,我愈发明白:新闻爱好者的使命从不是做事件“传声筒”,而是做生活“解读者”。于细微处见真淳,于平凡中见深刻——毕竟,最动人的新闻,永远藏在那瓣带香的桂花里,藏在每一个热气腾腾的生活瞬间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