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回复: 0

打造“全龄友好”社区食堂

发表于 2025-10-14 14:58: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讲述】
  讲述人: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街道北二条社区食堂负责人 赵艳华
  每天我们社区食堂总是暖意融融,银发老人和年轻上班族默契错峰,各取所需,取餐处秩序井然。常有上班族笑着说:“原本是帮爸妈来充值,没想到自己成了常客。”从最初的“长者食堂”,到如今全年龄段喜爱的“幸福驿站”,这份转变里藏着我们的许多巧思。
  最初筹建食堂,我们的初心很简单——让社区里的高龄、独居老人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为此,我们推出了60岁以上老人爱心餐、90岁以上老人免费餐,还组建了送餐队,为高龄、独居、失能老人送餐上门。看着老人们捧着热乎饭菜露出笑容,我们知道这条路走对了,但也发现一个新现象:不少年轻人替老人来订餐时,总会好奇地打量菜单,有些还会忍不住点一份尝尝。
  这让我们萌生了新想法:食堂能不能成为全社区的“餐桌”?我们很快做了调研,发现年轻人最在意三点:营养、快捷、不浪费。针对这些需求,食堂推出了减脂轻食餐,一上线就成了“打卡爆款”;考虑到上班族午休时间短,我们优化了供餐流程,还定制了环保餐盒和保温袋,保证大家带回去的饭菜依旧温热。
  如今,食堂每周更新菜单,既有适合老人的家常菜,也有年轻人爱吃的香辣小炒,还有专为孩子准备的儿童营养餐;后厨实行“明厨亮灶”,食材来源公开可溯,让大家吃得放心。现在每到周末,常能看到一家三代来吃饭的场景。省去了做饭刷碗的劳累,多了陪伴家人的时间。食堂里的碗筷碰撞声、谈笑声,成了社区最暖的烟火气。
  而想要留住年轻人,既要懂他们的需求,更要让他们有归属感。因此,我们将社区食堂打造为社区连接居民的纽带。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送水饺活动,冬天给快递小哥递杯热粥,还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趣味运动会和养生知识讲座,把食堂办成了大家都爱来的“社区客厅”。不少居民感慨:“现在不仅来吃饭,还能参加活动,感觉和社区的联系更紧了。”
  从“长者食堂”到“全龄友好食堂”,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社区服务没有固定答案,从一餐饭的温度,到服务的精度,只要多站在居民角度想问题,就能在方寸灶台间,烹调出全龄友好的幸福滋味。
  (光明日报记者杨珏、李建斌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4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