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无人机+BIM技术破解铁路施工难题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13日,记者从中铁六局获悉,该局石家庄公司在石家庄市新客站南地道配套工程下穿铁路项目中,针对铁路咽喉区复杂线路加固难题研发的“无人机+BIM技术在车站咽喉区复杂线路加固中的模拟施工工法”,经省级住建部门评审公示,成功入选2025年度省级施工工法,为全国铁路既有线同类施工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新方案。

传统线路加固施工中,需人员上线拉尺立杆开展勘查测量,从数据采集、后续内业到完成情况分析,全流程合计耗时19天、投入人工66人次。不仅人工与时间成本高,人员上线作业还面临列车密集开行的安全风险,且数据呈现不直观,易导致后续施工返工。

新工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破:采用无人机以30米航高完成五向倾斜摄影,构建水平误差、高差均控制在2厘米内的高精度实景模型,可直接在电脑端完成轨枕清点,大幅减少人员上线频次;再依托专业软件按1:1比例还原轨枕、钢轨等结构,精准开展加固体系横梁与既有轨枕的碰撞检查,提前优化施工方案;针对转辙机外纵梁、岔区特殊段落等关键区域,还能建立细部节点模型细化加固措施,并制作演示动画提高方案审批通过效率。

从效益来看,该工法将数据采集时间从14天压缩至半天,前期准备总工期缩短至6天,人工投入降至22人次,直接节约人工费1.35万元;同时借助模型精准统计钢轨、型钢、U型螺栓等加固物资用量,减少材料浪费。在环保节能方面,该工法不仅缩短后续工程建设周期,还严格遵循环保要求,通过减少现场作业频次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干扰,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清理场地,实现绿色施工。

目前,该工法已在项目中充分验证实效,适用于铁路车站咽喉区复杂线路加固模拟施工及各类铁路公路工程前期施工模拟,为同类复杂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推动铁路施工向科技赋能、降本增效、绿色安全转型。(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吕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