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中交四航局建造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在南海北部海域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火”,以“引天之光,燃海之冰”的壮举,将千年智慧“水火既济”从想象化为现实。 执行本次“源火”采集任务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于2022年4月建成,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的配套保障船。船长85米,型宽22米,型深8米,排水量7224吨,具备1.2万海里的远洋续航能力及全球作业水平。船上搭载了150吨主动升沉补偿海工吊、万米光纤绞车和地质绞车等先进调查设备,拥有730平方米甲板作业面积及直升机平台,可满足多个大型设备同船布放,为本次深海“源火”采集任务提供高效实施平台。 此次“源火”采集过程中,“海洋地质二号”于9月18日抵达目标海域,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ROV(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下潜至水深1522米的“海马”冷泉渗漏点。科研人员远程精准操控机械臂持采集舱,采集冷泉口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沉睡的可燃冰在降压作用下被“唤醒”,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成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在1522米的深海成功将这股来自地球“蓝色血脉”中的气体引燃,“海马”号最终携带燃烧稳定的“源火”顺利返回甲板面。 此次“源火”采集的成功,离不开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近30年在可燃冰领域的持续深耕。勘查试采中形成的固、液、气三态转化与控制理论,为“源火”采集奠定了关键基础;可燃冰高精度勘探技术体系,助力冷泉的精准发现与解析;以“海马”号为核心的深海装备序列,提供了坚强技术保障;而“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则构建起高效可靠的作业平台。 从保障“梦想”号大洋钻探到主导全球首次深海“源火”采集,“海洋地质二号”已从一艘高性能科考船,跃升为国家开展深海探测、能源开发与科技攻关的关键核心装备,展现了国家经略深海、进军科技前沿的坚定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