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已见刊稿件] 石油香里藏牵挂

发表于 2025-10-17 10:44: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石油香里藏牵挂
◎杨宇
临近中秋,月亮渐渐饱满起来,清辉漫溢人间。熄灯后,月光悄然涌进屋内,恍惚间,自己仿佛化作一块浮木,在时光的长河里轻轻漂游。此刻,穿越时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念想,明月之下,李白又何须“对影成三人”,苏轼早说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纵然相隔千里,这月光也能牵起万缕思念。千年前的月光与今夜的并无二致,依旧温柔地承载着人间的悲欢,让古今之人共享这份皎洁与怅惘。
思绪如潮,逆流回溯,串起人生中那些明亮的夜晚,照亮自己的来时路。2015到2020这六年,我的足迹深深印在一座座海上人工岛,二号岛的风、三号岛的浪、四号岛的星空,都成了生活的日常,尤其是在最偏远的四号岛,我一待便是三年,把一段青春的美好时光,都交付给了这片深蓝。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油田产量告急,我们负责的新井投产任务迫在眉睫,队里简单做了几个菜,大家匆匆吃完,便穿戴整齐奔赴井场。夜色里,修井机的轰鸣声盖过海浪声,探照灯的光刺破夜色。
长年与孤岛为伴,与家人的聚少离多早已成为常态。春节的鞭炮声、中秋的月光、父母的叮嘱、孩子的笑声,常常只能通过手机屏幕传递。也正因如此,队友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我们是同事,更是彼此的家人,一起顶着烈日检修设备,冒着暴雨加固地锚,在深夜里分享一包家乡的美食,一起对着星空聊起远方的牵挂。那些无法与亲人共度的佳节,在岛上熬过的艰难时刻,因为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而多了份温暖的依靠。
中秋的晚风裹着海腥味掠过人工岛,白日里灼人的暑气早已散尽,只留下沁凉的惬意,这正是野外修井作业一年里最难得的黄金窗口期。井口操作台上油管起吊的嗡鸣声、吊卡扣合的清脆响、钻杆上扣的铿锵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曲自带工业质感的乐章,在静谧的夜空中有节奏地回荡。我站在操作台旁,眼瞧着一套动作本该行云流水地衔接,却突然在摘挂吊卡时顿了半拍,是井口工老孙造成的。他戴着磨得发亮的皮质手套,黝黑的脸颊被探照灯照出细密的汗珠,平日里总是稳稳当当的手,此刻竟在握住吊卡手柄时稍显迟疑,眼神也飘向了远处海面,不知在愣神想着什么。队里人都喊他“老孙”,其实他也不过刚40岁,只是常年在野外作业,烈日和海风把皮肤蹂躏得粗糙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沧桑许多。
“先停一下。”我当机立断喊停施工,示意其他队员先回值班房歇口气、喝口热水。操作台的灯光下,老孙的肩膀明显顿了顿,转身时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我作为现场的值班干部,深知野外作业容不得半点分心,既要保障施工安全,也得顾及弟兄们的心思,便拍了拍他的胳膊:“走,跟我去防浪堤上坐坐,聊聊。” 我们俩并排坐在堤坝上,谁都没有率先开口,尴尬的沉默像堤坝下荡漾的潮水,粘在空气里化不开。我抬起头极目远眺,岸边星星点点的灯火,正是无数温暖团圆的家庭,中秋夜、团圆夜,有谁不想家呢?
“想家了?”我侧过头望向老孙,他正盯着海面出神,眼底映着远处的灯火,却没半点亮意。听见问话,他先是重重叹了两口气,喉结上下滚了滚,接着深深点了点头,可指尖攥了攥衣角,又轻轻摇了两下,那矛盾的模样让我更摸不着头脑。我佯装愠怒道:“都是大老爷们,别跟小姑娘似的磨磨唧唧!有啥不痛快说出来,或者咱哥俩对着大海喊两声,也比憋在心里强!”他眉头猛地拧成个疙瘩,像是在心里跟自己较了半天劲,才终于攒足力气开口。声音压得很低,还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发颤,说:“我姑母病重,昨天刚住进医院,这两天就要做手术了。”这话像把钥匙,一下捅开了堵在我们中间的隔阂,接下来的交流慢慢顺畅起来,连海浪拍岸的声音都舒缓了起来。
“我爹娘走得早,那会儿我刚四岁,缩在老家的破屋里哭,是姑母连夜赶过来,背着我就往她家走。” 他嘴角牵起浅淡的笑,眼里却泛了红,“姑母待我,比亲儿子还亲。小时候跟表哥拌嘴打架,不管是谁的错,姑母总先护着我;家里炖了肉、蒸了白面馒头,她也总把最大的那块夹我碗里,自己啃杂粮窝头。”说到这儿,他顿了顿,用手迅速抹了一下眼角,“因此,姑父和表兄妹私下里没少埋怨姑母,可她从来没跟我提过一句。”
平日里老孙在队里是个乐天派,安全帽檐压得低低的,露出的嘴角却总勾着笑。不管是作业间隙唠两句家常,还是歇工后跟年轻工友侃大山,他嗓门亮堂,还爱说两句逗乐的俏皮话,连食堂大姐盛菜时都总多给他来一勺。我实在没料到,这个看着一身精干、没心没肺的人,心里竟藏着这么沉重的身世。想起他刚才讲姑母时泛红的眼角,我心里像被海风扫过,有些发涩。我劝他先回宿舍休息,今晚的施工任务我来顶上。等明天要是能顺利发船,就安排他下岛,赶快去看望姑母。他感激地望着我,摇了摇头说:“把这些话说出来,浑身都松快了,现在能专心干活了。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肯定不耽误事儿!”
后续施工进行得很顺利,前半夜刚过,我们就稳稳将管柱下到了预定位置。谁也没提一个“困”字,更没人急着回宿舍,大家不约而同往防浪堤走去。圆月悬在墨蓝的天幕中,像一位迷人的舞者,偶尔被薄云缠上衣角,依旧淡定地翩翩起舞,肆意挥洒着耀眼的娇媚。月光倾泻而下,如碎银铺满眼前的海面。语言的苍白在此时尽显,只好静静地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望着这盛大的月色,施工后的疲惫、满身的油污,好像都被这清辉悄悄涤荡干净,只剩满心的舒畅与叹服,在夜色里轻轻漾开。
一代代石油人收拾起行囊,把妻儿的叮嘱、父母的牵挂仔细叠进衣箱,转身便奔赴远方。在荒芜戈壁的烈日下,他们的工装被汗水浸得发白,又在夜风里结成盐霜;在松嫩平原的寒冬中,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冻僵了手指,他们呵着白气搓搓手,仍紧握着钻机刹把;在西南的丛山峻岭间,陡峭的山路磨破了鞋底,他们攀着藤蔓前行,只为在密林深处找到油藏的踪迹。他们用冻裂的双手、晒脱皮的肩膀,揣着一腔滚烫的报国热血,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那源源不断涌出的“工业血液”里,藏着他们错过的孩子成长、缺席的父母病床,也藏着他们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担当。
八千里路云和月,七十余载寻油路。多少个寂静的夜晚,营地的灯火孤零零亮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便顺着晚风漫上来。有人掏出贴身带着的全家福,指尖轻轻摩挲着照片里亲人的笑脸;有人站在空地上抬头仰望,那轮明月就悬在头顶,清辉洒在沾满油污的工装上,竟也添了几分暖意。它沉默地照着戈壁、照着平原、照着群山,也照着千万石油人的心,它懂我们未说出口的牵挂,也懂我们藏在坚毅背后的温柔,看似轻盈的月光,装着整个世间的厚重与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