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已见刊稿件] 虎子的烟火与星光

发表于 2025-10-17 10:4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虎子的烟火与星光
◎于文波
第一次见虎子是在我大学毕业入职煤矿销售公司上班时。虎子是隔壁邻居家的娃,五官算不上传统意义的周正,甚至有些特别,却让人印象很深刻。虎子的父母50多岁,早年在南桥矿上班,后来矿场关停,夫妻二人就买断工龄自谋职业。虎子的母亲总和邻居念叨,虎子不是读书的料,将来能有个稳当营生就好。
虎子瘦得很,头发也不多,加上没个安稳工作,相亲时介绍的姑娘总看不上他。虎子虽对长相不自信,却也不自卑,自己一个人跑到城里打零工,做学徒,钱没攒下多少,人倒学得从容不迫精明能干了。
后来矿务局技校招定向生,毕业后能直接分配到矿上,虎子攥着自己攒的钱报了名,在技校把《煤矿安全规程》背得滚瓜烂熟,下井实习时别人嫌脏嫌累躲着干,他就第一个顶上去。等毕业分配到山里的矿区,他背着铺盖卷就上了山。那年我也搬了家,再没见过他。
再重逢是几年后,我们公司驻矿办公,没想到虎子调到这边。某天路过矿区的荣誉宣传栏,竟一眼瞅见了他的照片——他拿了矿区岗位描述背诵比赛第一名,照片里的人精神头很足,只是依旧瘦得单薄。更意外的是,后来我发现,他还开了家自己的店。
那天,同事小王说矿门外的山坳里开了一家“矿工饺子馆”,味道特别好,约同事们一起去尝尝。掀开门帘的瞬间我愣了:系着沾了面粉的藏青围裙的店主,竟是虎子。
他从满是热气的窗口探出头喊里边坐,桌上有热面汤!”看见我,又赶紧从里间绕出来,笑着打招呼:“咦,姐,你咋在这儿?”
闲聊间才知道,这饺子馆是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开的。虎子妈拉着我话家常,满是骄傲地说这几年的变化:虎子跟着师傅学了一身硬本事,下井的巡检日记记了好几本,来这儿三年没出过一次安全差错。虎子被夸得嘿嘿笑,眼角的笑纹里还沾着点没洗干净的煤尘,待人的热乎劲儿却一点没减。
“我长得不好看,以前谈对象总不成,倒多了不少空闲。”虎子挠挠头说,“这矿区门口的门面租金不贵,我凑了攒下的工资,简单刷了刷墙,饺子馆就开了。一开始就我一个人忙,下了白班就扎进后厨,和面、调馅、擀皮,常常忙到后半夜。后来妹妹住校了,爸妈心疼我,收拾了老房子搬过来,咱仨在小厨房里刚好凑个流水线——我揉面,我妈剁馅,我爸煮饺子。”
我去的那天,他们正包芹菜牛肉馅。虎子说,矿上几个四川兄弟总念叨想吃辣,他特意加了点红油拌馅。虎子妈一边擀皮一边念叨:“这孩子打小就实诚,在矿上上班,见新工友手生,总主动帮着拎工具、教诀窍;开了馆子,遇到手头紧的兄弟来吃饺子,他都摆摆手说‘下次给’,也不知道赶紧多攒点钱娶媳妇。”虎子在旁边听着,脸有点红,手里捏饺子的动作却没停,捏出来的褶子整整齐齐。
虎子说,开这馆子就图两样,一是想让晚下工的矿工兄弟错过食堂饭点时也能吃口热乎饭,二是父母也算有个正经营生,钱挣得不多,但日子过得踏实。
我不禁感慨,其貌不扬的虎子,却悄无声息地把自己的人生打造得像这矿里的铁轨,又直又稳,每一步都踩得踏实。
离开矿上后,我再没见过虎子。直到昨天刷朋友圈,刷到虎子发的照片:孩子刚满周岁,他和媳妇并排坐着,媳妇眉目清秀,他父母站在身后,一家人的笑容挤在屏幕里,满是暖意。 评论区里,好多矿上的同事留言:“虎哥,娃比你俊多了!”他一条一条回复,还是当年那股热乎劲儿。
有人说虎子的日子普通,不过是下井、包饺子、守着一家人过活。可我总想起那天在他店里的场景,远望是连绵的山,屋里飘着饺子的香,矿上的灯和小店里的灯交相辉映,虎子站在热气里,脸上是藏不住的踏实。像他这样,能把日子过成一碗热饺子,我觉得就是最动人的生活。
“矿工饺子馆”开好几年了,我仍记得虎子说过的话:“山坳里的灯,像极了矿道里的信号灯,那是我的烟火,也是我的星光。从这里开始,我慢慢拼出了自己的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