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生产痛点到竞赛攻关,再到成果落地拿奖,整个流程无缝衔接,咱们一线工人的创新方案也能登上竞赛大舞台了。”10月14日,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冶科技)2025年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启动现场,职工们拿着竞赛方案难掩激动心情。
作为石家庄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竞赛试点的“开篇之作”,河冶科技紧扣《河北省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条例》要求,创新实施以“痛点挖掘—竞赛攻关—成果转化—激励保障”闭环为核心,配套科技进步奖、分层劳动竞赛等多维方案,让技术创新竞赛成为破解生产难题、激活人才动能的“强引擎”。
为让竞赛精准对接生产需求,河冶科技构建“三级团队”保障体系。公司秉持“工会+职能部门”原则,联动人力资源、技术研发中心、生产管理等多部门,形成“决策层—执行层—技术层”协同机制,技术指导小组汇聚智能制造、质量管控、财务核算领域资深专家,不仅负责竞赛评审,更全程跟踪选手项目;执行小组深入生产车间,确保参赛课题均来自一线的“急难愁盼”,其中,“高质量轧辊坯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自耗电极制备工序自动化改造”等申报项目,皆为生产中亟待突破的瓶颈。“除了实用还要创新,此次竞赛鼓励职工在技术工艺、设备改造、节能降耗等方面大胆探索,设立了创新专项经费,引导职工从‘操作者’向‘创新者’转变。”公司竞赛执行负责人李文发介绍,“这样的设定从源头上避免‘为赛而赛’,确保竞赛成果能直接服务于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进。”
仅有闭环框架还不够,河冶科技还推出“1+N”方案矩阵为竞赛保驾护航。其中,“1”是以《河冶科技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方案》为核心,明确竞赛流程、评审标准,划定竞赛“主航线”;“N”则是配套的《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分层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改进与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子方案,覆盖从成果评审到经费保障的全链条,确保竞赛落地走深。
“要让职工敢参赛、愿创新,就得有实实在在的保障。”河冶科技总经理侯致平表示,立体保障体系是新竞赛方案的一大亮点。激励措施一经宣读便引发职工热议,定位赛、积分赛中,重大突破性成果奖励1000元,“五小”成果奖励500元;进入市级总决赛者奖励5000元,获市级奖项者最高追加10000元奖金,还将被授予技术创新标兵或杰出技术人才称号,享受劳动模范待遇,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创新者受尊重,实现职工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
比物质奖励更让职工心动的是“发展激励”。职工参赛经历纳入职业档案,为晋升加分;优秀成果优先获得公司研发经费支持,加速从“赛场”走向“生产线”。“公司设立不超过15万元的竞赛专项经费,选手在成果准备、路演训练等关键阶段还能调整工作安排,必要时可申请带薪事假。”公司工会主席李颖介绍,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打消职工顾虑,让大家敢创新、能创新。
(河北工人报记者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