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再读梁向阳修订版《路遥传》
魏锋
每一位作家都渴望通过作品抵达永恒,路遥做到了。《平凡的世界》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是发行量最大、影响最深远、读者群最广的小说之一。自1986年问世以来,正版累计销量已突破2000万册,屡次重印,并常年位居全国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前列。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也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路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全国共100名),并评价他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说到路遥,人们以持续不减的热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讨论他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走进那个“平凡的世界”里的悲欢离合与心灵跋涉,我们每一位读者都难以不被深深打动。我们感慨,我们共鸣,更从中升腾起难以言喻的敬意。
而我,作为一名文学追随者,也从未停止对路遥创作故事的追寻与思考。他的作品与精神,早已超越文本,不仅成为延安文化中一个深沉而鲜明的符号,更化为一剂激励一代代年轻人向上向善、自强不息的精神养分。路遥的生命与创作本身,就是一曲用整个生命写就的奋斗者之歌。
走进路遥,理解路遥。作为路遥的忘年交、路遥文学馆馆长、权威研究专家,延安大学教授、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梁向阳(笔名厚夫)长期致力于路遥精神的诠释和传播,主持建成全国第一个路遥纪念专馆,担任《路遥全集》特邀编辑。历时十年创作的《路遥传》,以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深情而详实地记述了路遥从陕北清涧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
《路遥传》从出版迄今,一直是走近路遥、理解其不朽文学精神与生命密码最权威、最贴近的窗口。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介绍,《路遥传》自2015年公开出版以来,累计印刷21次,发行12.4万册,是目前发行数量最多的路遥传记类文学作品。
“作家的生命长度是由其作品来决定的。作为深受路遥影响的作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路遥人生与精神的解读工作,给社会提供更多‘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唯其如此,我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不懈追求!”正如梁向阳教授所言,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除了日常性研究以外,还以身作则传承生生不息的路遥精神。
梁向阳长期坚持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相结合,路遥文学馆自建成迄今接待了全国各地数十万大学生与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已经成为助力学生成长与传播路遥精神的重要平台。他主持开设省级精品课程《路遥研究》专业选修课、《路遥小说导论》网络慕课,他主持打造的延安大学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路遥研究、传播与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他主持的“传承路遥精神,提升文学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曾获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进而推动了以延安文艺研究与路遥研究为“双核”的优势学科的形成。他也先后应邀在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南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全国100多家单位与高校开展讲座,传播路遥精神,产生了广泛持续的影响。
读路遥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已二十多年了,尤其在人生低潮的时候,在人生命运重大转折或遇到严峻考验时,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反复地阅读点燃了我的梦想。有关研究路遥的作品,我也不止一次地关注和阅读。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有幸数次拜访梁向阳教授,获赠《路遥传》初版本、精装本和修订版签名书。
再次读《路遥传》,让我更加读懂了路遥,读懂了路遥精神的生生不息。
“路遥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断奋斗的传奇人生,他是众多草根阶层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典范。”路遥短暂人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者。从小受路遥影响的梁向阳,也因此开始了他的文学梦想。1989年第六期《当代》杂志刊发了他的中篇小说《土地纪事》,成为延川小有名气的“文学青年”。作为后起之秀的他,一边工作,一边不忘创作,并长期致力于路遥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推出了数部路遥研究专著,还原了路遥的写作时代,记叙路遥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考,让后人传承路遥生生不息的精神。
研究路遥,是解读一代人精神成长史的密码。路遥大起大落的人生状态也经常影响到梁向阳的写作,他许多次因为陷入无限悲伤而停笔不语。梁向阳身体力行为殉道者著书立传,走访多位专家和当事人,完成了一部“具有学术品格”的传记文学:《路遥传》。创作中的他一直告诫自己要写出一本能够靠得住的人物“信史”,为了弄清楚某些小问题,他多次查阅各种资料,走访回忆者,了解情况。
读懂路遥,首先要读《路遥传》,其次要读路遥作品。路遥本身就是一位励志作家,从农村到城市,再成长为专业作家,他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梦想。为了完成创作,他多次深入煤矿、农村体验生活,以文字为百万雄兵,在充满艰辛的写作路上,运筹帷幄,闯关夺隘。他始终坚信读者永远是真正的上帝,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只要读者不遗弃自己,就证明自己能够存在。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有着自己追求的路遥,终于得到了证明——1991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无论顺境或逆境,都能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读路遥的作品,或许我们从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我们就是那个不甘心于眼前的平凡的小说主人公,作品折射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告诉我们平凡的人只要努力,也可以过得不平凡,这是路遥通过作品传递出来的精神本质。《平凡的世界》重新点燃了我读书的欲望和写作的梦想。先后大概十年时间,我采访了数位路遥的挚友、同事和乡党,撰写了数篇有关路遥先生与阎纲、曹谷溪、李炳银、李星、张艳茜、厚夫、王刚等老师的访谈文章,探访《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创作背后的故事,把路遥长期主动沉潜到生活中,书写人民大众情感的担当精神讲给更多的读者。在一次采访中,评论家李星讲述了40多年前,梦想当作家的他在《小说评论》编辑部工作期间,以父亲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刚强老汉的一夜》,投稿给《延河》编辑部。时任编辑的路遥,负责同事李星这篇31页近万字文章的统改,不仅把稿子用红笔圈改拉抹,而且还加了400多字,一页稿纸写满又加了四五行的修改,最后又退稿给李星。作为一份封存40多年的退稿故事,对当下文学编辑工作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再读《路遥传》,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路遥先生所说的: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是平凡的世界,但也是永远伟大的世界。即使生命中充满苦难,也要以奋斗的姿态去实现梦想。正如《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所走过的路——那是一条无数如我一般的普通人共同走过的道路。他给予我们勇气与光亮,成为一代代青年的精神榜样:热爱生活,发扬“中国牛”般的韧劲与坚持,让平凡的世界绽放出属于每一个人的多彩光芒。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路遥在不断地奋斗过程中,一直有“贵人”相扶。最令人感动的是,在路遥渴望上大学的时候,有县委领导亲自出面“保送”,有延安大学的接纳,才圆了他的大学梦想;在路遥创作初见成果时,著名作家曹谷溪为了让路遥能够出版小说集,偷偷借款订了三千册;“柳青是我的精神之父”,路遥多次拜谒柳青,在墓前痛哭的细节,让读者潸然泪下,失意的路遥、成功的路遥,都会一次次地对柳青倾诉,他在文学上的成功离不开柳青曾经的鼓励,还有弟弟王天乐的帮助和支持……静心阅读《路遥传》,字里行间温情地叙述,仿佛把读者带进了路遥的生活和文学创作的世界,一个真实的路遥,在与读者面对面,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为路遥立传是我人生的自觉”——这句话语坚定有力,梁向阳教授既说到了,也做到了。他以此为信念,传承路遥生生不息的精神之火。历经十年沉淀,梁向阳教授依托新发现的珍贵史料与学术成果,对初版《路遥传》进行全面增补、细致核实与精心打磨,推出修订版本。修订版《路遥传》中,路遥的形象更加饱满、生平脉络愈发明晰、时代背景也更显厚重真实。它将引领广大读者,走进一个更真实、更立体、也更深刻的路遥世界。
再读《路遥传》,走近路遥,重温经典,真切感受到一种在“平凡的世界”中创造“不平凡人生”的信念与勇气。读完《路遥传》,再读《平凡的世界》,才更深刻地体悟到:路遥笔下所传递的,正是在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如何深刻理解苦难、在苦难中依然保持前行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