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国能神东设备维修中心二厂里有这样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班组———维修三部支架班。支架班成立于2010年3月,班组主要负责神东煤炭集团矿区液压支架大、项修以及配合各矿井的生产维修任务。他们每日面对的是矿用液压支架这些由钢铁铸造的庞然巨物,烟雾、粉尘、金属碰撞声是他们的寻常背景音。在这里没有高谈阔论,有的只是工人们额头的汗水,火焰映照下的脸庞,以及那循环往复的实践真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在干中学:不断创新,以创新力提高班组生产力。 假如你来到支架班所在的中转库车间,那么你会看到车间中有很多在支架班才能看见的“特殊工作伙伴”。例如胶管自动切割小车,用来拔铰接销的特殊工装以及特制的油缸安装工装等。这些“特殊工作伙伴”在生产工作中极大地提升了支架班的工作效率,但是他们的诞生却并非一瞬间的灵感爆发,而是支架班的成员们在干中学,不断创新,不断摸索改进得来的。就以拔铰接销的工装为例,传统的工艺方法是利用大小合适的螺栓来拧到铰接销的后部,然后利用一根吊带连接铰接销与叉车,最后利用叉车的动力将铰接销拽出,从而达到拔出铰接销的目的。虽然这样传统的方式最终也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会受到诸多条件的约束。首先便是叉车的动力问题,由于支架的工作环境是井下这种潮湿的环境,由于潮湿的影响会导致铰接销和销轴孔连接部位出现很严重的锈蚀粘合情况,这就导致工人在拔出铰接销时需要充足的动力。但是当你加大叉车的油门认为“胜券在握”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叉车力量发力不均匀,导致用于连接铰接销的螺栓被破坏性的拔出从而导致铰接销内部的螺纹变形,使拔出难度陡然增加。面对此困局,支架班的成员们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开始了属于他们“技术革命”。老师傅们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对整个工作流程中的难度进行了细化,叉车发力不均匀,那么就地取材,利用闲置的油缸组成一个简易的液压装置,利用液压系统来为此提供动力;螺栓容易脱扣,通过将普通螺栓焊接到导杆上的方法,使其可以向铰接销内拧入更多的螺纹,这样又解决了螺栓脱扣的问题,在这样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环境下,拔铰接销工装才开始初具模型。随着不断的使用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创新,如今的拔铰接销工装已经工艺已经成熟,大大提升了班组的生产力,这份凝聚汗水与智慧的“自研宝典”,最终成为了整个维修中心的共享财富。 在学中干:理论指导,创建高水平安全维修班组。 如果说“在干中学”是支架班创新的源泉,那么“在学中干”则是支架班夯实安全基石、提升维修品质、实现持续精进的阶梯。面对日益复杂的各种大采高液压支架的维修问题,他们深入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不断的提升安全标准和精细化的维修要求。面对每一台待修的液压支架,支架班的成员们深知,仅凭经验摸索已不足以应对挑战,必须主动拥抱知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这样的班组氛围下,班组成员不再满足于“会拆会装”,而是更多的把问题往深处去向。他们首先组织技术骨干解读设备图纸、厂家维修手册和神东内部的检修规程,深入理解结构原理、液压系统逻辑、关键部件参数和技术标准。班前会成为了大家的“知识充电站”,大家共同分析技术难点,确保对维修对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安全方面,在支架班的班前会上,班长会根据这段时间的生产任务安排,组织学习各种与班组生产相关的安全警示视频,看完之后还会让相关的生产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视频中的安全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安全问题?我在工作中又该怎么去避免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这是支架班成员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支架班还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带头拍摄标准化作业流程视频,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还可以优化简化一些存在安全风险的繁琐步骤,让一些繁琐无章的工作变动条理清晰,让工人们的安全变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在学中干”的氛围强化了团队成员间的安全互保意识。大家敢于对不安全行为说“不”,主动提醒、纠正身边同事的违章苗头。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将“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安全大于天,维修零伤害”不仅仅只是挂在车间的一句口号。
干学相长:筑牢井下安全长城
神东设备维修中心二厂三部支架班,正是通过“在干中学”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在学中干”筑牢安全根基、提升专业素养。他们用沾满油污的双手拆解着钢铁巨兽的奥秘,用浸透汗水的智慧书写着维修工匠的篇章。在烟雾与粉尘中,在金属的碰撞与液压的脉动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实践出真知,理论引航向”的深刻内涵。这支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严守安全的团队,不仅保障着矿区支架设备的可靠运行,更在平凡的岗位上,锻造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卓越风采,是维修中心当之无愧的“高水平安全维修班组”标杆。他们的故事,是“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在煤炭生产一线最生动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