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0

【美文赏读66】汪曾祺:下大雨

发表于 昨天 21: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dongzi 于 2025-10-21 22:29 编辑

名篇赏析学习:汪曾祺的《下大雨》,告诉你如何把平平淡淡的事写得很有味道
33333.jpg

作者|柳一一

来源|柳一一阅读写作

汪曾祺的散文名篇《下大雨》,全文不到300字,如下:

     雨真大。

    下得屋顶上起了烟。大雨点落在天井的积水里,砸出一个一个丁字泡。我用两手捂着耳朵,又放开,听雨声:呜——哇;呜——哇。下大雨,我常这样听雨玩。

    雨打得荷花缸里的荷叶东倒西歪。

    在紫薇花上采蜜的大黑蜂钻进了它的家。它的家是在椽子上用嘴咬出来的圆洞,很深。大黑蜂是一个“人”过的。

    紫薇花湿透了,然而并不被雨打得七零八落。

    麻雀躲在檐下,歪着小脑袋。

    蜻蜓倒吊在树叶的背面。

    哈,你还在呀!一只乌龟。这只乌龟是我养的。我在龟甲边上钻了一个小洞,用麻绳系住了它,拴在柜橱脚上。有一天,不见了。它不知怎么跑出去了。原来它藏在老墙下面一块断砖的洞里。

   下大雨,它出来了。它昂起脑袋看雨,慢慢地爬到天井的水里。

我们用梁衡提到的文章的三个层次,来分析这篇散文美在哪里。

知道什么是好作品,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审美意识的提升,相当于给写作打地基。

梁衡认为,文章之美,美在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形境,第二层是意境,第三层是理境。

形境,即作家对客观世界的生动再现。

《下大雨》开篇即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雨势之大:“雨真大。下得屋顶上起了烟。”

一个“烟”字,既写出雨滴撞击瓦片溅起的水雾,又赋予场景以诗意。

接着,汪曾祺捕捉到一个精妙的细节:“大雨点落在天井的积水里,砸出一个一个丁字泡。”

形境呈现,不只停留在视觉层,还延伸到听觉层:

“我用两手捂着耳朵,又放开,听雨声:呜——哇;呜——哇”。

“呜——哇”,既模拟了雨声,又暗含了孩童听雨时的新奇感受。

在描绘雨中事物时,汪曾祺选取了几个典型意象:

荷花缸里的荷叶“东倒西歪”,采蜜的大黑蜂钻进椽子上的圆洞,紫薇花“湿透了”却未零落,麻雀“歪着小脑袋”躲雨,蜻蜓“倒吊在树叶的背面”。

不同事物的有趣姿态,构成了整体的雨境。

第二层次,为“意境”。

意境,更多时候是主观审美的一种呈现。同样的客观形境,呈现出来的意境未必相同。

可以说,意境就是主观的。

在这篇《下大雨》中,汪曾祺以孩童的视角,把雨景与童真童趣完美结合。

相信你在读的时候,一定能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捂着耳朵听雨声、鞭炮声等各种声音的体验。

雨中的童趣,是纯主观的,是作者生命观的一种呈现。

一个麻木的主体,不可能从雨中体会到童趣。

散文后面写道“哈,你还在呀!一只乌龟”,以及乌龟“昂起脑袋看雨,慢慢地爬到天井的水里”等,都充满了童趣。

那这篇散文除了童趣之外,还有什么意境?

我在阅读时,能感受到“生命的蓬勃”。

大雨中,有荷叶、紫薇花、麻雀、蜻蜓、乌龟等等,活泼泼的生命,各自绽放着、美丽着。

形境、意境皆备。再来看理境。

《下大雨》看似写景,实则蕴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荷叶“东倒西歪”,紫薇花虽湿透却不零落,这是面对外力时的柔韧与坚持;

乌龟的藏匿与重现,这是顺应自然的智慧。

更深刻的是,全文透露出的生命态度。

在喧嚣的大雨中,作家没有烦躁不安,而是细细聆听、静静观察,发现被常人所忽略的美好。

这种静观,是人与世界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

同时,也能够看出作者的生活美学,是在平凡中寻找趣味,在自然中安顿内心。

美不在远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再来谈谈这篇文章的语言。

汪曾祺很擅长精准使用各种动词,营造画面感。

如,用“砸”字描写雨点落地的力度,用“钻”字表现黑蜂回巢的迅捷,用“歪”字刻画麻雀的神态。

汪曾祺还善于运用短句和断句。

如“它的家是在椽子上用嘴咬出来的圆洞,很深。大黑蜂是一个‘人’过的”。

句式简洁有力,节奏感强,且有独特的韵味。

梁衡说,艺术力持久的,是达到意境与理境的文章。

汪曾祺的《下大雨》,尽管不到300字,但达到了形境、意境与理境的统一。

如果只有形境,不过是一篇佳作;有了意境、理境,才能穿越时空,成为经典之作。

相信你读完这篇散文,会感动于生命的诗意。

不论世界如何,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作者介绍:柳一一,写作教练,已带1000名+学员写作变现,畅销书《成为时间管理高手》作者,当当第11届影响力作家,律师,创作的多篇新媒体文章被人民日报、共青团等数百个平台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