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中国教师博物馆:在这里,教育家精神可感可及

发表于 2025-10-22 11:26: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校馆弦歌】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冯帆 光明日报通讯员 童晓
  日前,在位于山东济宁曲阜市的曲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曲师大”)中国教师博物馆展厅里,曲师大的新生们正在上“开学第一课”,他们聚在一根看似寻常的竹扁担前。这根扁担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当年挑书上山时所用的扁担。
  这堂课让学生们从实物中感悟师者初心,在老物件里读懂教育家风骨。不同于传统课堂,曲师大这堂“开学第一课”,以实物为媒,以故事为桥,以实践为要,让教育家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得以弘扬和传承。
  坐落于孔子故里的曲师大于2018年建成了中国教师博物馆。在博物馆一层,孔子杏坛讲学的场景得以复原。这里不仅有承载孔子教育思想的图文资料、记录孔门家学的孔府档案,还有不同时期的教材教具、当代教育人士的教案和信札等展品,组成一幅教师文化长卷。
  “我国有文字和实物证实的教育活动已有4000多年历史,这座博物馆的建立为的是溯师道、明师德、弘师风,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该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国教师博物馆馆长孙祥广介绍。
  黄大年的军用水壶、张桂梅的红色喇叭、于漪的眼镜与教案……博物馆通过一件件鲜活的“教材”,搭建起学生与教育家精神的对话平台。博物馆还组建骨干馆员团队和大学生师德宣讲团,推出“杏坛公开课”等品牌活动,邀请名师与师生面对面分享教育感悟。
  学生讲解员王葆嘉介绍张桂梅校长捐赠的红色喇叭时,提及她曾去华坪女高拜访张桂梅的经历:“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可张校长为了开展家访,整个暑假都往返于这样的路上。”
  此外,中国教师博物馆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为抓手,将教师楷模故事改编为微话剧、舞台剧,引导激励学生心有所信、行有所向。
  在教育家精神的浸润下,曲师大的学子们一步步完成了从“听故事的人”到“讲故事的人”,再到“践行故事的人”的成长蝶变。这座承载教育家精神与师德力量的中国教师博物馆,见证了一批批未来教师的成长足迹,让教育初心在耳濡目染中不断传递。
  如今,中国教师博物馆从看、讲、演、说四个维度构建起师德师风教育的基础架构和教育家精神活态弘扬的时代叙事,培育新时代好老师的路径也逐渐清晰。截至目前,博物馆为全国大中小学师生开展现场教学已覆盖超30万人次。
  该校党委书记邢光表示,作为全国唯一以教师文化为主题、以师德教育为特色的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便是通过梳理师道传统、活化师德资源,让教育家精神从抽象理念变为可感可及的实践指引。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2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