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在雄忻高铁保定南站站房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成奋进图景。由国铁北京局站房工程项目管理部统筹、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这项重点工程,因一项“接地气”的技术创新——“新型方柱扣加固体系”,让框架柱施工告别了传统工艺的“老大难”,不仅加快了建设进度,更让一线工人省力又省心。 “框架柱是站房的‘顶梁柱’,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稳不稳、好不好看。以前用钢管扣件加固,3个人围着一根柱子忙半天,螺栓拧得手酸,间距还总差那么几毫米;最麻烦的是得在模板上打孔穿螺杆,好好的模板打了孔,下次再用就容易漏浆,浪费材料不说,还得额外补孔修模板,费时又费力。”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攀拿着旧模板介绍。 如今,施工现场的景象大不一样。在候车大厅二层框架柱施工区域,两名工人正熟练地组装新型方柱扣——四片带弯头的镀锌卡板,像给柱子“量体裁衣”般围拢,再将楔形固定销一插一敲,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一组加固。“这玩意儿比以前省劲儿多了!不用抬着钢管来回搭,也不用费劲打孔,单人就能操作,间距误差能控制在2毫米内,我们干活儿也更有底气了。”有着10年模板施工经验的工人李师傅对新技术赞不绝口。 这套新型方柱扣之所以受工人青睐,关键在于它“懂施工、接地气”的设计。四片弯头单片镀锌卡板自带等距固定孔,楔形固定销轻松锁定就能形成稳固的“紧固外衣”,高刚度材料让加固强度有保障,还不用额外加设对拉螺杆——这一改变,彻底省去了模板钻孔工序,不仅保护了模板完整性,还让模板使用寿命从原来的2次延长到4次,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更让混凝土浇筑后的框架柱“颜值”飙升。 “你看这刚拆完模板的柱子,表面光溜溜的,棱角直挺挺的,连细小的蜂窝麻面都没有,根本不用再抹灰修整。”李师傅指着刚完工的框架柱介绍。据统计,自引入该体系以来,保定南站框架柱施工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3倍多,模板损耗率从8%~12%降到2%以下,单根柱施工成本减少近千元。 “技术创新最终要服务于施工一线,让工人干活更高效、更轻松,让工程质量更过硬。”王攀说。在保定南站的建设中,这项从施工痛点里“长”出来的新型技术,为更多交通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人友好型”技术方案。(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庄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