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从“各自为战”到“联合作战” ——看柠条塔矿业公司团队如何驾驭地质数据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通讯员  高亮  杨浏

10月21日,陕煤柠条塔矿业公司综合地质保障系统平台的LED屏幕上,呈现着一幅色彩斑斓的三维图像,从地表到百米井下,密布的传感器像千万只眼睛,24小时盯着岩层的“一举一动”,通过与井下实体钻机、各类智能化设备联动,几秒钟就能把层位走向、水压变化、煤层硬度等这些“地质密码”,翻译成能指导安全生产的写实图。

在这里,有一支由地质尖兵、技术能手和生产骨干组成的“联合作战部队”。他们将每一分地质安全的“小投入”,视为团队为未来积攒的“大资本”。这不仅是团队的“花钱哲学”,更是他们共创智能化高品质标杆矿井的“发展之道”。

这支团队将创新的“地质投入”实践应用于矿井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在S1216工作面,首次引进槽波探测技术,提前探明5条冲刷带形态,再使用定向钻孔技术进行水预裂和酸化治理。同时采用地质数据图表分析对比,精准预判出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赢得时间。

有了地质预探预报,就能避开风险区域,协同作业会更高效。

在电脑前,地质工程师郭书全正对着一组闪烁的红点直点头。“你看这预警多直观!”他指着水文在线监测系统发出的南翼S1230辅回撤通道6号闭墙水位“超过预警”提示,立即安排了采空区的疏放水工作,对比现场实测数据分毫不差。

主动预警才是“花小钱堵源头”。“现在,我们在制定采掘计划时,可以参考最准确的地质信息,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和进度。”生产技术人员说,“同时,地质人员也能根据采掘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写实数据图表,形成良性互动。”这种高效的协同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从测到验再到算,最初的33个水位遥测点已结成158个点位的数据网,实时捕捉地下水位的细微变化,预警精度从原来的“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能精准地从这些数据里“读”出岩层的呼吸。

更巧妙的是,这些地质资产还在“自我成长”。4次地质投入新增的数据,让灾害治理越来越“聪明”。技术人员弥浪涛指着水文在线监测系统屏幕上的进化曲线说:“几年前预警准确率75%,现在达到95%以上,都是靠新补充的地质数据‘喂’出来的。这投入啊,是滚雪球式的赚。”

花钱育“技术”,沉淀的是能复制的赚钱能力。2024年,公司联合高校实施的《矿井巷道高精度点云数据采集与3D模型重建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能实现动态行走过程中巷道空间数据的毫米级精度采集,单秒可采集10万点云数据,生成的三维模型几何精度达毫米级,能真实还原巷道轮廓、支护结构及地质特征,激活了“技术生产力”。

今天的投入,明天的收益。在这里,每一分钱的支出都承载着未来的收益期望,从建设透明地质到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再到大采高工作面的投产,每一个项目的投入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精准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