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回复: 0

村里开起了“就业便利店”

发表于 昨天 20: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去年我还在商务英语培训班上课,现在已经将店开到了乌兹别克斯坦。”柯菊平做工量刃具生意已有20多年。得益于浙江台州温岭市温峤镇主办的工量刃具行业企业家商务英语培训班,她跨越了语言障碍,向全球市场迈出一大步。

像柯菊平这样通过共富工坊培训班提升技能、拓宽视野,成功实现自我突破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温岭市总工会依托各级工会,通过全域协同、技能培训、产销对接等举措,推出共富工坊就业赋能行动,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新路径。

温岭作为沿海多山城市,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存在“半就业”状态。主要表现为农闲时就业、不完全就业。农村劳动者缺乏足够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城市岗位需求。对此,温岭市总从“家门口”开始破题,在鞋帽制造等特色产业领域铺开“定向招工式”工坊,引导企业将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形成“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订单到人”的循环。

近日,横泾堂村联合工会与台州华茂工艺品公司签订“订单式就业”合作意向书,首批50名待就业人员通过定向培训后上岗。横泾堂村职工陈美芳告诉记者,以前她到处打零工,现在参加完草编工艺培训后成功上岗,每月能拿到4200元工资。

“我们常年面临用工缺口,特别是熟练工难招,这一模式既解决了用工问题,又帮助职工群众增收。”提起“订单式就业”模式,华茂工艺品公司总经理杨光辉表示。

针对工坊用工期短、季节性明显等特点,温岭市总推出“入会即服务”机制。“我们将全市49个工会驿站作为用工信息对接专窗,实时更新岗位动态,实现用工与就业快速精准对接。”温岭市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开展定向订单式就业签约15场次,还跟踪学员就业情况,对3个月以上未就业者提供“二次推荐+定向补训”。

在温峤镇青屿村,外出务工现象较为普遍,留守乡村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温岭市总工会联合温峤工匠学院,在青屿村专门开展月嫂培训,为留守妇女拓宽就业路径。目前,已有1760人次参与技能培训,500多名妇女从事月嫂、育婴职业,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

此外,温岭市总打造“家门口就业便利店”,通过“培训+上岗”的无缝衔接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截至目前,温岭已建成和改造共富工坊201家,实现全市16个镇(街道)全覆盖,形成“15分钟就业圈”,吸纳农村劳动力6500多人,其中低收入农户500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