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劳动报记者 李成溪)转化130条高质量意见建议,参与40余部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立法相关工作,搭建劳动纠纷调解平台……日前召开的长宁工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交流研讨会公布的一组数据颇为亮眼。
一年多来,长宁区总工会以工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为抓手,依托职工代表工作站、职工法律服务站、立法信息采集点和基层民主赋能站“三站一点”,积极打造基层民主实践“工会样本”。
“没想到我们希望增加休息驿站、优化作业装备的呼声,真的变成了现实。”环卫工人的感叹,源自全市首家职工代表工作站的高效履职。作为全市首家职工代表工作站,这里汇聚了17名来自全国、市、区三级的“两代表一委员”,他们通过走访调研、定点采集、定时接待,将职工诉求转化为代表意见、委员提案。记者了解到,职工代表工作站目前已形成110条意见建议报送相关部门,推动12项职工需求落地。今年,工作站又建立了观察员制度,形成“代表+观察员”的民主参与梯队。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信息采集点,长宁工会将立法参与从 “立法中”延伸至“立法前”“立法后”全链条。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汪姣钰告诉记者,她参与了区总工会组织的多个立法及修法意见的座谈会。“以《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为例,大家依托采集点,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从新就业群体维权机制建设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用发挥等方面,提供了工会方案。”
“一站式调解工作站”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约5千万元,“工会+”联动机制织密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网络,临空园区、西井科技、兰卫医学等单位广开言路解决职工“通勤难”“午餐难”“配药难”……一年多来,长宁区总工会围绕职工社会治理参与,建立职工法律服务站,通过在社会、政府及街区楼宇园区三个层面构建联动机制,打造多方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随着新《公司法》落地见效,博世工会继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保障员工的收入和休假权后,又按规选举出了职工监事,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博世(中国)工会主席、公司监事会主席吴亦飞表示,工会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选出监事,并赋予他们监督权。事实上,外资企业博世只是长宁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缩影。长宁工会通过聚焦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五大领域打造的基层民主赋能站,有效推动了民主管理提质增效,涌现出了虹桥街道“工友声”平台、货拉拉“司机恳谈会”、库博“数字化民主管理”等众多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