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 “事后弥补”向“事前防止”的蜕变
           河南中原油田 初卫平
  “防盗焊口焊接不太合格,根本达不到工艺标准要求,大部分焊口要返工。”
  “啊!我们加班加点进行焊接,就你这一句话,我们心就凉了半截。”
  “在工艺标准面前,谁也不能打马虎眼。”
10月15日中午10点许,在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中心一站施工工地上,被誉为“智多星”的电焊工赵国良同质检员郭金明的争吵声,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力。
   焊接质量达不到工艺技术要求,必须无条件进行返工,这让赵国良和李金放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看着质检员远去的背影,两人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两人自从接到焊接任务后,为了抢进度,争效益,尽快完成施工任务,协力奋战在生产一线,可这马上要完工了,却因为自身为了加快进度,质量没有达到技术标准被迫返工,这让能不心急火燎啊?可是,这生气归生气,发火归发火,话又说回来,让他们暗自庆幸得是,如果不是质检员及时检查焊接质量,等一切工序完成后,岂不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啊!于是,他们决定重打锣鼓令开张,割开原来的焊点,严细认真,查缺补漏,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焊接。
  可是,这计划没有变化快,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赵国良心更感到很无奈,等吃过午饭后,同事李金放却因为家中有急事,无法正常上班,工地上只剩下赵国良一人在苦苦支撑,可想而知,一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两人的工作量,施工难度要有多大,这对赵国良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但是,从不服输的他向班长主动请缨,坚决完成焊接任务,谁知,在焊接快要结束时,他却意外被电焊击伤了双眼,直接影响了正常施工,最终,他没有完成焊接施工任务。
  回到家里,赵国良躺在床上苦苦思索,焊接质量部分达不到规定要求、同事家中有事没有上班、眼睛被电焊击伤,对这些突发事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必然,如果在班组管理中拟定有效的预案进行预防,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想到这里,赵国良利用两天时间,写出了《班组施工应急预案》,正式报请班组通过,班组成员肯定了赵国良将问题“事后弥补”转为“事前预防”的管理办法,一时在全班进行完善和推广。
   笔者感言:班组管理总在制度执行,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事前预防制度,万一发生意外就难以应对,给正常的施工带来麻烦。班组管理就是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从而给员工带来温馨、愉悦的感受。班组要不断打破传统的陋习,以新颖的管理方式引领员工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