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着眼“小切口”,做活文旅产业“大文章”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通讯员 赵红卫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山东省德州市的文旅市场持续火爆,表现亮眼。
  这并非偶然,近年来,德州深耕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着眼文旅消费“小切口”,全面做活文化产业“大文章”,重塑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串点成线,发展全域旅游
  与家人在德州度过三天两晚的美好假期时光后,北京游客刘娜将全程拍摄的视频剪辑制作成Vlog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上万点赞量。“德州离北京很近,自驾游特别方便。”刘娜说,身边很多朋友向她咨询游玩攻略,要来一探究竟。
  此前,德州接待了很多像刘娜这样的省外游客,尤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居多。不同于以往的“一日游”“过路游”,他们大多选择了多日深度游。
  文旅产业的生命力,在于源源不断的客流与持续的活力。
  德州,自古便有“九达天衢 神京门户”之称。立足连接鲁冀、畅达京津的独特区位,德州将目光投向300公里半径范围内1亿多人口的庞大客源市场。“我们推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打造‘鲁冀边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鲁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德州市委负责人介绍。
  站在全域旅游的视角,勾勒“南齐河、北乐陵、中间有个德州城”的发展蓝图,德州正以南北中部的高端文旅、影视旅游、文化魅力三大支点,串点成线、连线带面,更新德州文旅产业格局。同时,整合黄河、大运河两大文化IP,重点打造130公里的黄河、大运河生态文旅廊道,串联起23个景观节点,联动9城30镇,让游客在“一半烟火一半诗”中感受德州风情。
  今年上半年,德州文旅产业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0.41%,其中,40%以上游客来自京津冀地区。
  造景引流,打造文旅项目
  周末晚,乐陵影视城内灯火璀璨、人流如织,盛唐风格的市井街巷与现代光影技术交织出梦幻景象,剧游演艺、非遗打铁花、国潮电音节与烟花秀相映生辉。作为电视剧《国色芳华》的忠实粉丝,石家庄游客刘丽专门换上唐装来取景地沉浸式体验:“夜间的灯光秀璀璨绚烂,漫步其中,仿佛穿越进了剧里。”
  平原腹地在山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活文旅?
  德州将影视文旅产业作为突破口,确定“错位发展、差异竞争、资源互补”的发展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大体量、可拆解制景的乐陵影视城。在“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一座城成就一部剧”的热潮中,一幕幕“乐陵场景”被更多观众认识。
  在全市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县,德州打造了一批“文旅航母”项目,实现从“一个项目、一条路”到“一个集群、一大板块”的华丽蝶变。10年间,齐河县旅游收入增长90.6%,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今年以来,德州持续大力招引头部文旅企业和项目,目前已有43个重点文旅项目稳步推进。
  跨界融合,丰富文旅供给
  今年上半年,“音乐”成了德州这座城市的关键词。新青年音乐节期间,6万名歌迷在2天时间内直接带动消费1.8亿元;群星演唱会期间,2万余名歌迷带动住宿餐饮企业营收约127万元。
  如何将“大流量”变成“新能量”“久留量”?德州正致力于做好融合文章,丰富文旅供给。
  一场体育赛事就是一个景区,一台音乐会就是一个景点,一部影视剧带来一批流量。如今在德州,文旅体商跨界融合不断深入,新业态、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体文旅联动,常态化举办的马拉松、钓鱼、冰雪运动等特色赛事,成为流动的风景线和消费的催化剂。商文旅互促,15个商旅融合集聚区相继涌现,既让游客获得游娱购等一站式体验,也实现“文旅引流、商业变现”的良性循环。同时,“演艺+文旅”“文玩+文旅”“会展+文旅”等融合发展新方式,推动着“资源叠加”到“价值倍增”的跨越。
  如今,德州全力做好省文旅大会“后半篇文章”,持续举办各类节赛活动,提振文旅消费热度;聚焦文旅专题招商和市场主体培育,打造重点项目,文旅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塑造,成为发展新增量。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4日 10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