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回复: 1

进入澄明之境 —2025年10月刊卷首语读后感

发表于 昨天 16: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张丽 于 2025-10-28 17:00 编辑

       澄明二字,可以分开拆解,澄是水体的清澈,明的本义则是日月光芒,两个字合在一起,强调了透明清澈的意象。在夏老师十月的卷首语中,澄明是波澜不惊的湖面、是层林尽染的红枫、是万里无云的天空,也是内心的深邃智慧。这样的澄明之境,连通了主体与客体,将内心情感外显于自然之境,也超越了时空阻隔,将今人与古人的追寻联结在一起。
      古往今来,无数的哲人智者都在有限的人生里对世界的真理孜孜不倦地追寻,他们向自然求索、向内心追问,激发出深藏在体内的民族集体记忆,挣脱自身的束缚,在集体族群中,获得了与世界无限性的联系,也就进入了摆脱当下扰乱的澄明之境。
       中国人自古就讲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将自我与自然融合的路径,进入澄明之境。老子认为“致虚极”“守静笃”才能做到天人一体,只有摒弃一切杂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洁,从而真正探寻到生命的本源。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沉醉在天地自然之中,庄子仿佛窥见了自然宇宙的奥秘、八荒六合的大地本源,他站在时空的交汇处,向着后世的人们,吟诵着摆脱功利追求,将自我重归本源,将渺小的自我汇入了澄明的境地。如果说老庄之道,多少带了些不入世的清高冷峻,一群儒家的士人们,则是在世俗的框架中求索与天地合一的途径。他们说:“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真正的儒士,敢于担起社会责任,他们在世俗的尘埃里染上了一身的疲惫,却从未被压断脊梁和浇灭抬头仰望星空的勇气,他们在案牍之间,依旧透过间隙洒下的细碎光斑,探寻天地宇宙的本源之道。老庄的澄明之路闪烁着理想的美好,儒家的澄明之路虽有风霜,却不失为一条现实的坦途。
      夏老师的澄明之路,一路走过了春天的明媚与夏天的艳阳,多了几分秋天的寥落,这是万物最后的时节,此后便是落叶归根,冬藏万物。万物轮转,宇宙变化,总是围绕着万物产生发展的规律。四季轮转恰似人生阶段,童年的新苗成长为青年的勃勃生机,又转变为中年的蕴藏,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命题,但如何在世事纷扰之外,把握人生的命题,跨越时空,为自己创造澄明之境。在这里,人生得失、时间流逝都转化为永续的宝藏,人生的有限便也没有那么多的遗憾。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通往澄明之境的路径,在人生这趟单程旅行中,寻求安放自己灵魂的处所。
   (薛琛 15829993565陕煤运销集团黄陵分公司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01 | 查看全部
写得不错,我把标题修改为“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无限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