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冠县总工会精准施策打造职工服务品牌
《山东工人报》(2025年10月27日 第A2版)
本报通讯员 刘继业
近年来,冠县总工会聚焦“以职工为中心”理念,打造“冠工暖家”综合服务品牌,精准施策,多维赋能,有效激发了职工劳动热情与创造活力,筑牢人力资源根基。
赋能成长,培育“能干”的沃土
宣讲铸魂,厚植思想“厚土”。运用“齐鲁工惠”APP、冠县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深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宣传教育,覆盖职工8000余人。加强法治教育,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举办线上普法4次、法律讲座36场、“法治体检”12次,惠及职工2万余人,引导职工依法维权、企业规范用工。
培训赋能,搭建成长“舞台”。举办全县互联网营销师竞赛和培训班,300余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150余名职工参训受益。开展多层次、多工种的劳动技能竞赛,8名先进个人在市级竞赛中脱颖而出,选树县级工友创业园5个。培育推荐创新工作室和全员创新企业,获市级职工创新成果4项。
文化润心,构筑精神“家园”。构建多元化文体活动矩阵,常态化开展羽毛球、乒乓球、“八段锦”工间操、查拳操等健身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春联征集、灯谜竞猜、趣味运动会、龙舟赛及书画展等十余项特色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与幸福感。
依法护航,筑牢“敢干”的后盾
善用“一函两书”,强化监督利器。与人社、交通、检察等部门协作,创新运用“一函两书”,打出“部门联动、排查预警、精准监督、闭环整改”组合拳。已累计排查企业126家,发出提示函5份,确保劳动领域和谐稳定。
筑牢维权防线,拓展覆盖范围。冠县总工会与人社等部门联合构建劳动权益保护的多元共治格局。联合人社、工商联大力推动集体协商,指导企业签订“1+3”集体合同163份,从源头上规范用工。创新成立“检察+工会”职工维权检察服务站,为职工提供权威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前移调解关口,抓实源头预防。在52个重点项目工地建立“调解工作站”,实现源头治理。筑牢企业调解前沿阵地,指导90余家规上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选树7家示范标杆,实现“小事不出厂、矛盾就地解”。2024年以来,成功调处争议62件。
暖心聚力,营造“乐干”的家园
优化服务载体,夯实“暖心”根基。高标准优化升级县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及基层职工之家等阵地。在该县工人文化宫与职工服务中心,配备教育培训室、瑜伽室、健身房等多个特色活动空间,全年服务职工1.7万余人次。持续打造“职工业校”品牌,年培训3000人次。开展“职工亲子营”等品牌活动,每年惠及200余个职工家庭。拓展“驿站+”服务覆盖网络,建成工会驿站和骑手之家40处。成功创建10余家县级及以上“职工之家”示范点,持续提升职工服务阵地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深化人文关怀,提升“慰心”温度。常态化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慰问”及“关爱八大群体”等暖心行动,让关怀四季常在。元旦春节期间,冠县总工会为29名省部级以上劳模和3名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4.3万元,向516名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送去慰问品;酷暑时节,向7000余名职工送去“降温礼包”。
强化精准帮扶,彰显“贴心”本色。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关怀力度,提供包括心理健康咨询、免费健康检查、义诊和理发等实用服务;向450名货车司机赠送劳动保护及日常生活用品礼包;稳步推进“帮扶送教育”与女职工“两癌”筛查工作;优化一线职工疗休养制度,逐步扩大参与范围,让更多职工享受福利,提升职工幸福感、满意度,擦亮“冠工暖家”的服务品牌。
|